14 曹魏格局(1 / 2)

宁王定是没有想到,这个山村野娃竟会使出洛阳街头那些泼皮无赖的看家招数。

他堂堂一个王爷,而且还是个万户封邑的亲王,竟然会被一个小孩戏耍成这般。若是在洛阳街头有人胆敢如此当面撒泼,不用吱声,早有一帮人众蜂蛹至前将撒泼之人打得抱头鼠窜、满地找牙。

可当下身处此处,虽也有卫兵在侧,但是这几个魏帝身边的禁军高手,显然不会像宁王府里的那些个奴才们一般,帮着宁王动手打小孩。

宁王曹衡今年也不过刚过弱冠之年。当年魏顺帝曹社驾崩之时,曹衡才刚满三岁。魏顺帝子嗣众多,但只有曹衡和曹泰是简皇后所生。曹泰是嫡长子,曹衡则是所有皇子中最小的,排行十六。

公元528年,六月的一日清晨,顺帝曹社在后宫与两名新宠忙完了一夜的工作之后,躺在龙榻之上就再也没有醒过来。享年不过四十六岁,在位十三年。

顺帝继位前,在所有皇子中排行第三十二位。之所以排在这样的位次还能继任大位,完全是因为他老爹特别能活,活活熬死了前面三十一个儿子。

顺帝的老爹,就是曹魏历史上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六年的魏恒帝曹信。恒帝驾崩前,当时的太子是二十八皇子曹江。不过这个曹江似乎不太受上天眷顾,好不容易把自己老爹和前几任太子都熬死了,等恒帝下葬后没过半个月,还未及登基,这个曹江就突然暴毙。

就这样,原本完全不可能的好运,就象一坨从天而降的鸟屎,毫无征兆地砸在了曹社头上。

可能是惊喜来的太快太突然,原本在皇帝老爹的龙颜之下活得谨小慎微的曹社,在登上大位之后,除了扩充后宫、整日陪着一帮美女莺歌燕舞之外,他完全找不到其他做皇帝的感觉。

原本连个侧妃都没有的东兰王曹社,在登基后的十三年时间里,广纳美女,充斥后宫。在其在位的前九年里,先后一共有二十三名妃子和三名宫女为其诞下了十六名皇子和二十二个公主。

说来也怪,在简皇后为顺帝生下最后一名皇子后,无论曹社怎么胡乱折腾,竟再无任何嫔妃或宫女受孕了。

算下来,这九年里,曹社平均一年要当四次爹,可谓战果累累、业绩斐然。

其中简皇后一共为顺帝生了二子一女,太子曹泰、宁王曹衡和远嫁南越皇宫的萱蓉公主。

顺帝驾崩之后,国舅简国忠就向新帝曹泰上书,说前些日子去宫中看望简太后,见太后日夜思念顺帝,整日以泪洗面消瘦了许多,望陛下开恩,让宁王重回宫中居住,陪在太后身边,如此可分解太后对先帝的忧思。

曹泰看到奏折,左右为难,王爷留在后宫有悖宫规,但考虑到当年宁王不过三岁,曹泰也就答应了。曹衡一直在皇后身边长大到十四岁才出宫开府,也算是曹魏开国三百多年的头一遭。

简太后生曹泰的时候,不过十五六岁,差一点难产而亡,故而曹泰小的时候并不受太后的喜欢。加上曹泰从小身体柔弱,被册封为太子后不久就被送到云梦山跟在玄清子身边,一呆就是十年。

十年不见,曹泰与简太后之间的感情就像清晨的朝霞,母慈子孝看上去很美,实则每天除了一顿清晨的请安之外,就似那散去的朝霞一样,直至次日方能再见。遇上不好的天气,这种请安和朝霞一样也不是天天如约而至。再加上后来太后将所有的爱全部凝聚在宁王曹衡的身上,渐渐地与魏帝曹泰之间的情感就愈加淡漠了。

原本母亲偏爱小儿子一点,无论是寻常百姓家还是皇宫深院内,都是一件平常无奇的事,也不会闹出什么大的动静来。可是偏偏魏帝曹泰竟然至今膝下无嗣。这几年,朝堂上那些善于察言观色的臣子们,个个开始暗流涌动、选边站队。

顺帝曹社的皇子中除了几位母妃家境实在不起眼的,其余但凡有些外戚背景或是军功战绩的王爷都是蠢蠢欲动,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一窥大宝,荣登大典。顺帝的十六个皇子中,除了曹泰其余的十五个皇子都是他在当皇帝的前九年里生出来的,所以这十五个皇子年龄上下相差不过七八岁。

如果曹泰一直无嗣的话,那将来皇位就必然要传给十五个弟弟的其中之一。

兄终弟及,用脚趾头都能想象出,如果一旦处理不当,届时这十五个弟弟定会踩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杀得人仰马翻,哭爹叫娘。

对于简太后而言,目前人在高位、大权在握,当然要未雨绸缪了。顺帝的十六个儿子中,一大一小是自己所生,她自然是希望,未来皇帝的宝座由自己的小儿子来继承。

宁王曹衡天生的优势是嫡出。但,同时曹衡同时也有一个最大的弱势,那就是他是所有皇子中最小的。

嫡出的身份在“父位子承”的传位方式中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可在“兄终弟及”这种传位方式中就没有魔力了。

这个时候就看谁的拳头足够硬,心足够狠。后世的李世民和赵匡义两位同学就深谙此道,一个足够硬,一个足够狠。

能用拳头解决的问题,绝对不浪费口舌,这就是中国几千年皇权争斗的铁律。

简太后深悟这个道理,她的手中握有一张王牌,那就是自己的亲哥哥——国舅简国忠。

这个国舅可不是泛泛之辈,他在曹泰的爷爷恒帝时期就已经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后来顺帝继位,直接被提拔做了大司马,后来升至大将军,属于那种实权派的三朝元老。朝中被他提拔或受其恩泽的文武大臣更是比比皆是,依附在简国忠周围的权势如若洪流。

当简太后把自己的想法和担忧说出来之后,简国忠只是嘿嘿一笑,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手段,显然要比太后更加的独到与狠辣。他告诉自己的妹妹,若是想让宁王将来能荣登大宝,那就必须现在杀掉或者废掉那些有能力且同样觊觎皇位的哥哥们。

国舅爷不仅见解独到,手段更是雷厉风行。几年下来,顺帝的那十四个皇子们,不是被流放边陲,就是被简国忠罗列出一堆莫须有的罪名,或贬为民或斩于市。朝中六部三司的大臣们,也有很多因为站错了队或被贬谪漠北或被满门抄斩,成为了政治牺牲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