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过于热情的冀州百姓(1 / 2)

那些降兵不仅受到老兵的言传身教,这些天的训练项目,也是识字和唱歌,他们能亲身感受到自己每一天都学会了新东西。

看到了脱离文盲的机会。

再加上张昊许诺的“三妻四妾”,当然充满了干劲儿。

以前没机会,但现在,他们也想进步!

“原来如此!”曹操不是笨人,经过姬昊点醒,立刻明白了缘由,笑道:“思想的武器不仅能用来对付敌人,也能用来消灭降兵的抵制情绪!”

接着,他又开口,询问:“皇甫嵩跟董卓、丁原他们都去讨伐张宝了,咱们去吗?”

黄巾军不只有张梁一波。

还有地公将军张宝,以及青州统御百万人的渠帅管亥、其它各地打着黄巾军名义造反,但不归属张角三兄弟统帅的义军。

甚至,还有各地豪强打着黄巾军的名义,烧杀抢掠。

需要清扫的太多了。

“接下来不打了,打仗就会有死伤,我的兵都是宝贝,都是活生生的人,怎么可以做无谓的牺牲?”姬昊摇了摇头,道:“再者说,黄巾之乱是不可能平定的,根源不在乱民本身,征讨也没什么意思。”

据他所知,皇甫嵩在消灭张梁、张宝之后,就班师回朝了。

明面上,黄巾之乱结束。

但实际上,论功行赏之后,各地还是黄巾肆虐,一直到诸侯讨伐董卓之后,青州还有百万黄巾军攻打孔融。

叛乱从未停止。

西凉马腾也是反反复复,不止一次反叛,诸侯更是割据一方。

与其继续征讨叛乱,还不如想方设法提升自己。

“那我们做什么?”曹操问。

“除了一早就计划好的收拢黄巾军,以及招募被遣散的各地乡勇外,咱们还要做的,是灾后重建!”姬昊说:“领兵帮当地老百姓重建家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树立起咱们的旗号,刷声望!”

……

有人说,一件事不应该看你怎么说,而应该看你怎么做。

这话姬昊认同,但又不完全认同:带领手底下士兵去帮当地百姓重建居所,这是他实打实做的事情,一干就是数个月,直到皇甫嵩都班师回朝了,才停下来。

但这件事本身而言,除了当地百姓的认同外,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甚至,都谈不上得到了“民心”。

因为普通老百姓,并不是这个天下的核心,真正的“民”是各大世家:冀州是袁家的地盘,势力能大到什么地步呢?

各个郡县,都有袁家门生做官,有的直接就是县令、郡守。

下面的各个村子,好多都跟世家大族沾亲带故。

各地招募乡勇抵御黄巾军,大半以上村子都没有受灾!

真正受了灾的,只有那些跟世家大族不沾边,真正属于穷苦百姓的地方——那些百姓又能有什么话语权呢?

虽然数量远超世家子弟,可地位,实在太低了。

低到了,他们被拐跑了,官府都不在意!

“麻烦了,穷苦百姓根本就不想在这里重建家园,因为没钱没地,重建也是饿死。反倒是很乐意跟我们走,才不过几个月功夫,愿意追随的百姓都超过了十万!”曹操说:“十万人啊!全是老弱妇孺,其中精壮不足五千,真的是让人头疼!”

姬昊的“群众路线”好不好呢?

好极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