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逐渐迪化的曹操(1 / 2)

这是早就想好的说辞,以后只要谈及家世,他就是隐居在世外的大周王室后人——假到不能再假,但也没有人敢说,就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周朝已经灭亡,中间还隔着战国、秦朝、大汉三个时代。

没法证明他是,但也没人能证明他不是!

比如现在的曹操,他是一丁点都不信,但也没有反驳。

而是摇摇头,顺着姬昊的话题说:“朝廷目前的确是出了许多问题,特别是黄巾起义,声势浩大,各地方都遭了灾。但要说礼乐崩坏,还不至于,仍有一些人心怀百姓,想要拯救这个天下。”

说到这里,他露出笑容,又道:“比如我曹孟德!”

这是想要忽悠姬昊。

能在数百山贼之中,取贼首性命如探囊取物,如此武艺,就算不是当世顶级,也有成为世间良将的潜质。

值得招揽。

哪怕他曹孟德现在还什么都没有,空有一个“都尉”的军衔,手底下却无一个兵卒。

然而,他想招揽姬昊,姬昊也想收他做小弟:虽然曹操是乱世奸雄,是后来的曹贼,是魏王,乃至魏武帝。

但也有另一个说法,那就是“治世之能臣”。

如果不是天下大乱,让他的才能没有地方施展,皇帝又无能,安不了天下也驾驭不了他曹操,曹操也未必会成为奸雄。

他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

别说什么铜雀台之后,他发现支持自己的人不多,觉得不是时机才一直没有称帝,那距离曹操病逝可还有十年。

十年时间,时机还不能成熟吗?

他死之后,儿子曹丕不到一年就登基称帝了,死前的曹操是威望不如曹丕,还是手腕不如曹丕?

想称帝,早就登基了!

还是自己对皇权没有那么大的兴趣。

“这个我说的不算,你说的也不算,得去京城洛阳看一眼当今的天子、当今的文武百官,才能确定”姬昊说。

闻言,曹操点头。

笑着道:“刚好我也要去京城,一起?”

“行。”

两人自此结伴而行,一同赶往了京城。

这个时期的曹操,对大汉朝廷还是很有归属感的,不断地跟姬昊讲说朝廷的好,想要让他放下对汉室的“偏见”。

但讲着讲着,却渐渐底气不足。

因为一路所见,跟他印象中已经完全不同:山匪流民,遍地白骨,蝗灾让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瘟疫更是肆无忌惮的蔓延,无人治理。

一个地方好坏,全看当地官员和世家。

他们不管,就无人会管,朝廷仿佛不存在一样。

“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个世道真的礼乐崩坏,秩序全无,承天兄你会怎么做?”临近洛阳,曹操询问。

对此,姬昊笑笑。

道:“那就尽自己所能,为天下百姓谋一个太平吧!身为炎黄子孙,当以匡扶天下为己任,千年万年,不忘祖训!”

他就差直接说“我要造反”了。

但曹操却没有呵斥于他,反而深感赞同的点了点头,接着又皱起眉头,说:“可这不是单纯武艺高强,就能做到!”

他还以为,姬昊是想要用一身武艺拯救世人,很不看好。

武艺能平天下,当今国号就是“楚”,而非汉了——霸王都落得乌江自刎,一介武夫,能做什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