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林嵩(1 / 2)

福州长溪县的县衙,此时正紧张地开着会。

县城上下的所有官吏,上至长溪县的县令,下至各乡里的里正,都到齐了。

会议厅里,人声鼎沸,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摇头晃脑,一幅人心惶惶的画面。

县令一筹莫展,也是满脸愁容,禁不住唉声叹气。

突然,一个下人进来禀报说,灵山的林秘书来了。

会议厅里的噪杂声戛然而止,与会的公务员们纷纷站起身来,迎接林秘书的到来。

县令眉头上的愁容也顿时烟消云散了。

“让各位久等了,还请各位海涵!”

林秘书进门后便立即行礼道歉起来。

“林秘书请快坐下,我们继续开会,请林秘书给我们说说都中和陛下的情况。”

原来,林秘书即林嵩,是地道的福州人,自幼在长溪县太姥山东脉灵山筑草堂刻苦自学。

乾符二年,林嵩历尽艰险赴长安,以所作《王者之道如龙首赋》一举考中进士科。

林嵩登第后,翌年便循例荣归故里,叩拜高堂,欢会亲朋。因河流湍急,一雨成灾,林嵩带头率众兴建蓝溪桥。

乾符五年,大唐天子李儇降旨,以林嵩品学兼优,禀山川之秀气,闽中之全材,授林嵩以秘书省正字的官职。

广明元年十二月,黄巢攻入唐都长安。任官不久的林嵩,便弃官东返故乡,隐居灵山谷中,日以吟诗作赋自误,一任旁人谈好恶,此心愿不愧苍天。

林嵩随即谈起了流寇攻陷都中神京的事情来。

“流寇由采石渡江北上,以破竹之势跨越淮河,占领东都洛阳。”

“流寇在东都并未久留,随即转旗西指,准备攻取长安。”

“神策军弓弩手两千八百人赴潼关死守,内侍官建议吾皇陛下幸蜀避难。”

“流寇攻破道关,逼近京师长安。神策军保护吾皇陛下逃离长安,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为吾皇陛下重修行宫,亲迎天子进入成都。”

“流寇攻破长安城,黄巢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

“吾皇陛下命宰相传檄天下,合诸道兵马讨伐流寇,加封杨复光为天下兵马都监,监督诸路大军。”

林嵩娓娓道来,见众人无不唉声叹气,面露哀伤,转而安抚道:

“眼前之急,乃天下大势,必有一乱,而大乱必有小安。我们应该多加考虑的是,如何保全我们长溪县,我们福州,甚至我们闽地,可以在大乱中获得安宁。”

“言之有理,说得好。”众人听了林嵩的观点,纷纷称赞同意,并问道:“还请林秘书明示,何去何从?”

“想必大家都有听说,福建观察使陈超和福州刺史陈岩,得民心,礼贤下士,善于用人,况且他们都是我们闽人,定然不是那些临阵脱逃之辈。”

众人听了,喜出望外,纷纷请求道:

“为了闽地安宁,还请林秘书出山,助观察使一臂之力。”

林嵩再次深思一番后,便欣然答应了。

次日一早,林嵩已做好了准备,立即启程前往福州城。

长溪县县令亲自来到了林嵩的家中,为他送行。

只见县令大人不仅人来了,还送来了一辆马车,且说道:

“论公论私,我这做的不算多,到了福州城,就得靠你自己了。”

乡人故旧抬着琼壶美酒,竞相夹道送行。

林嵩驻马停车,徒步迎上前去,向众乡亲们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