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讨贼失利(1 / 2)

建州刺史弃城遁逃,副史李彦坚代行刺史之职,以延平军防御使张谨为建州招讨使,谋定州兵、戍兵会师讨贼。

张谨虽另有想法,但流寇当前,为了提振军心,他答应了李彦坚的合兵之约。

李彦坚率州兵驻守松源镇关口,待张谨率戍兵到来,再合兵讨贼。不料,张谨未至,流寇已派出急行先锋突袭松源。

奈何流寇凶猛,李彦坚战死,在松源镇遗命副将蔡伯元领州兵,再三叮嘱合兵讨贼,唯张谨马首是瞻。

然而,等张谨率戍兵赶到,流寇的主力亦至,势如破竹。张谨的腿根部位中箭,从战场上捡回了半条命。

建州官兵节节败退,所幸,流寇主力无心滞留乡野,浩浩荡荡直奔建州城去了。

张谨决议兵置两处,蔡伯元率州兵留守松源镇,且叮嘱他,以守土安民为重,切不可贸然追讨贼寇。

张谨则率戍兵退到了老家永平乡水北村。

从松源镇到永平乡的乡间小道上,一众伤兵残将往西南方向的建安县徐徐前进。

行军路上,小侄子张世浚忍不住当张谨的面,吐槽了两句。

“当兵不去杀贼剿匪,还真是不如回家种红薯呢!”

张谨听了,怒批道:

“将士出征,志在守土安民,何况这些贼寇只是流民,又不是外来的胡虏匈奴,他们流窜至此,我们驱赶离开,如此足矣。”

张世浚摇头晃脑,表示不能理解,转头问道:

“那建州城呢?如果流寇占据了建州城,不走了怎么办?”

张谨气定神凝,忍着伤口的疼痛,摇了摇头,说道:

“这一波的流寇不简单,你太小瞧他们了,别说建州城了,就是整个福建,恐怕都装不下他们的野心。”

张世浚仍然想不明白,心里纳闷道:

“流寇盗贼仗着人多势众,不就是想挟持一方城池,等着被招安的那天,否则是要如何,还能改朝换代吗?陈胜吴广都做不到,他们能?”

行军进入永平乡地界,乡里土团的探子们早有警觉。认出是官兵后,这才转告乡团的负责人。张世浚不在,乡团的临时负责人就是徐长工。

徐长工于是驮着水和食物出来接应,在路边等候行军队伍的前锋,拿出食物犒劳他们,且问是不是延平军防御使张谨的兵?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徐长工被带到主帅的面前,见到了张谨和张世浚。

“你是张家的长工,我记得你,你怎么在这儿等着我?”张谨问。

“不止是我,乡团的人都在前面守着。”徐长工说。

“很好,乡团虽然人少,但也是一个保障。”张谨说。

此时,张世浚才说:“乡团是我两年前组织的。”

张谨不再说话。

徐长工对张世浚说道:“你这一去,大家都很担心你,总算回来了。”

张谨闻言,说道:“你先骑马回去,不必随军一起了。”

张世浚本准备听命,但眼珠子一转,仍想随军一起,便让徐长工骑马先回去通告,且准备接应安置事宜。

随后,行军还没到达水北村,张世浚就发现了前方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小妹张霞。不过,张霞却和一个陌生人骑在一匹战马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