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答案(义父们,求追读)(1 / 2)

中午回去睡了个午觉以后,他下午又去了一趟电子厂和服装厂。

夏海市的电子厂目前都以生产磁带为主,订单根本就不愁卖,所以对于广告营销的需求不强。

他也不强求。

这种厂也就这几年吃香,等MP3,MP4出来以后,若还不寻求改变的话,迟早也是会被淘汰的。

最早的一批MP3要等到98年才开始问世,目前对他来说布局还是太早了。

只有等第一批生产商将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在进行模仿的话,就更容易一些。

按照循序,MP3,MP4,DVD,VCD这些都是未来的朝阳产业。

虽然花期很短,但前期的利润不是一半的大。

若是在现在有点眼光的人,随意的布局一下零配件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毕竟卖日历的都能赚钱转型手机行业。

这就是他重生者带来的优势,以未来的目光在现在看发展,这已经不属于站在风口上了。

而是能预知到每一个风口出现的位置。

想不起飞都难。

今天的收获只有酒厂有点合作意向,就看刘建业会不会给他打电话了。

闲着无聊的他再次拿起酒店床头柜上的报纸,安心的看了起了。

夜。

深了。

酒厂依旧灯火通明,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相比较于外面的忙碌,刘建业的办公室里仿佛人间仙境。

办公室的门被打开。

周正平从门外走了进来,皱褶眉头挥手在鼻尖扇了扇,先是走到窗前将窗户推开,吸了两口新鲜的空气后才不满的说道:“舅,怎么抽这么多烟?”

打打开电风扇吹了吹,将办公室的烟味都吹散了一些,他才拉开椅子坐在了刘建军的正对面。

刘建军叹了口气:“阿平,你说酒厂的未来该怎么改革?”

周正平想了想,说道:“或许可以听从意见,走代加工的路子,安海市的高粱酒厂一直想在我们市寻找合作对象,也可以学其他酒厂一样,降低成本,用便宜的基酒勾兑。

成本下去了,价格稍微低于市场价一点点,走薄利多销的路子或许能将酒厂盘活。”

周正平认真的给刘建业讲述着他的建议。

刘建平只是听着,并没有过多的参与进去。

他眼睛微眯着,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

周正平没有打断刘建军的思考,反而是想到了今天遇见的那个年轻人,要是换做是他的话,他会说什么?

不知不觉间,他为自己这个想法而感到诧异,对方又不是从事酒业的,怎么可能知道该说什么。

不过陈澈和他聊天就莫名的感觉到轻松,不知道为什么。

周正平看着茶几上打开了一盒茶叶,很是诧异的说道:“舅,今天来贵客了?你珍藏的龙井都拿出来了!”

周正平知道自己这个舅舅对这壶茶叶有多宝贝着呢。

连自己都不舍得喝,怎么可能还会拿出来款待别人。

“没有,只是遇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年轻人,想想,年纪好像跟你差不多。”

刘建业说话的同时抓了点龙井茶叶出来泡了杯茶。

刘建业这一一说,周正平倒是来了兴趣。

到底是什么样的年轻人能受到自己这位老舅的这么赞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