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可笑的大黎朝会32(2 / 2)

“慎言!”老李急忙将门关严实后,才继续说道:“你小子想死啊?这里可是都城,你我二人的交谈说不定此时已在陛下书案上了。”

董仲初这次醒悟过来,背后沁出蜜蜜一层冷汗:“可青龙军只要不去大刀阔斧动手就绝不会炸营的,这大皇子做了什么?”

李弘传冷哼一声:“还能做什么,借机将青龙军头头脑脑全给废了,然后换上自己的亲信。这当口本就人心不稳军心动荡,他却为了稳固自己地位整这么一出,哼,哼哼。”

“他都是太子了,稳什么地位?”

老李并未立即回答,他敲了敲桌面,又看了眼门已关死,才压低声音说道:“太子师从大儒张裴恭,走的是儒门道路,其母家盘根错节的势力也多在庙堂,可以说天下一多半的读书人都与他沾亲带故,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董仲初灵光一现,立即醒悟:“兵权,太子手里并没有很多兵权,故而这青龙军他志在必得。”

长叹一口气,李弘传起身走向地图:“这也是为何当初我见到大皇子来雍郡时忧心忡忡的原因,我不知道、大皇子也不知道,陛下将大皇子放去雍郡是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啊。”

若我是太子,一定以为陛下让我去是接掌青龙军兵权的。

“那如今青龙军怎么样了?”

老李目光死死盯着地图一角:“杀一半,再牵连一半,之后掏一半,阵容比原有人数的一半估计能强些,但这战力......不好说了。”

同样人数能发挥的战力绝对不一样,这道理董仲初无比清楚。

“而今早朝会,群臣又商议了一些稳定雍郡的政策。一、家家户户征兵,补齐青龙军缺口。二、免去今年税务,明年循旧例征收。三、太子崇文馆招贤纳才,有才能者可揭榜应招。四、由户部派员收购无人田产,再租给无田农民。”

嘶,听到这里的董仲初有点目瞪口呆,这四条策略乍一听似乎是那么回事,可每一条放在此时的雍郡都是逼反的绝佳手段啊。

“大人,这是谁出的主意?”

诧异地看了眼董仲初,老李随口答道:“是朝会时诸位大臣商讨的结果。”

好家伙,这还是群策群力的。

看看这些策略吧:第一条叫釜底抽薪,先每家每户抽个劳动力再说;第二条本身没什么,可第一年有劳动力没税,第二年没劳动力有税,这两相一对比老百姓冷暖自知;第三条看似给出了雍郡百姓一条上升通道,但更大可能还是给权力寻租拉了个新的赛道。

然而这三个最多只会让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真正要命的是第四条,这一条翻译一下就叫做:土地兼并。

大量大地主产生后,又需要白手套打理,白手套为了制服老百姓就要豢养打手,要豢养打手就需要兼并更多的土地,实现完美闭环,整个利益链条越滚越大,波及范围越来越广,最后砰的一声炸开,而这才是最要命的。

董仲初知道,这雍郡怕是没多久又要脱离大黎版图了,可这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正如同这四条策略,你甚至能根据每一条策略的最大受益人找出四个不同的派系。

绣衣卫辛苦打下了个雍郡,在别人眼里不过就是个分而食之的蛋糕,吃干抹净后管他洪水滔天呢。

罢了。恐怕不仅是雍郡,整个大黎对他们而言可能也只是个更大的蛋糕。

呵呵,这也难怪了,哪怕外面已是乌云压城风雨飘摇,城里依旧可以灯火辉煌夜夜笙歌。

我董仲初绝不做这样的人!

正此时,绣衣卫当值的弟兄来报:“大人,刑部王大人说有话要问董仲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