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策略之谋56(1 / 1)

随着永乐大典编纂工作的深入,李晋的学术成就和对策略的深刻理解,逐渐引起了朱棣皇帝的关注。朱棣,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对军事战略有着极高的要求,他需要像李晋这样既有学识又有实战经验的人才来辅佐自己。

一日,朱棣召集了朝廷中的文武官员,商议即将到来的北伐蒙古的大事。他特意派人邀请李晋,希望借助他的才智,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出谋划策。

李晋接到皇帝的诏令,心中既感到荣幸,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这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更是一次为国家立功的机会。他开始深入研究蒙古的地理、气候和兵力分布,以及历史上的北伐战役,试图从中找出制胜的关键。

在朝廷的议事大厅中,文武官员齐聚一堂,气氛庄重而紧张。朱棣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臣子。他首先听取了几位将领对北伐战略的汇报,然后转向李晋,问道:“李晋,你有何高见?”

李晋站起身来,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陛下,臣以为,北伐蒙古,必须考虑到草原的广阔和变幻莫测的气候。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兵力的优势,更应注重战略的灵活和战术的多变。”

接着,李晋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构想,包括如何利用地形、气候和敌人的心理,以及如何调动兵力、分配粮草和应对突发情况。他的分析深入而全面,提出的策略既大胆又谨慎,赢得了在场众人的赞赏。

朱棣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对李晋的见解表示了高度的肯定:“李晋,你的策略之谋,甚合朕意。朕决定任命你为此次北伐的军师,希望你能不负朕望,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

李晋深感责任重大,他再次向朱棣行礼:“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随后,李晋开始与将领们密切合作,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他不仅要考虑战略层面的问题,还要关注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精确执行。

就这样在策略的谋划中展开。李晋的智慧和勇气,将在北伐蒙古的战场上得到充分的展现。而他与朱棣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也将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带来新的希望和力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