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襄阳城(1 / 2)

大宋,襄阳城。

一位中年模样,身着道袍女子看着手中的信件,眉宇间露出几分愁容。

而她对面,另外一位和那女子长相看起来颇有几分相似的妇人,脸上露出关心的神色,问道:“襄儿,怎么了?是峨眉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女子放下手中信件,苦笑道:“嗯,没想到我离开峨眉派不过二十多年,三郡便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我那徒孙灭绝,死了!”

说话的这位中年女子,正是峨眉派的创始人,郭襄。

“你要回去吗?”

郭襄摇了摇头,“娘,现在襄阳城正是抗蒙的关键时刻,我又如何能轻易离开?信中已经说了,灭绝在死前,已经指定了新的掌门,希望她能够撑一段时间吧。”

“唉,这些年也是难为你了。”妇人叹了一口气,“要不是三十年前,蒙元突然攻下契丹上党郡,兵锋襄阳,你爹也不会开口,让你回来相助。”

“娘,孩儿也是宋人,怎可看着国土沦陷,更何况,家人都在这里,我不来,才是真的不孝。”郭襄眼神坚定。

大宋数百年来,北边的强敌一直是契丹人,但这种情况,在一百多年前发生了变化。

当时,大宋在东、北两个方向,同时面临着契丹、大明的威胁,三方兵交不断。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大宋开始给契丹和大明制造威胁,于是扶持了契丹北方的一个部族,蒙古部族,不管是钱粮,还是铁器,亦或者是武学,不计投入的扶持他们。

而这,也让北方的蒙古人迅速崛起。

这些蒙古人确实给契丹人带来了麻烦。

二者之间爆发了长达五十多年的战争,但契丹人基本上都是败多胜少。

于是他们将在蒙古人身上吃的亏,一股脑的算在了大宋头上,并且连年南下劫掠,让宋国苦不堪言。

一百多年前,大明见宋国虚弱,乘机发兵西进,一举将宋国东路三郡纳入囊中。

虽然大明没有将三郡捂热,便落入了蒙元手中,但也让宋国看到了他们的威胁。

于是停止了对蒙元的投资。

但为时已晚,

之后三十多年,蒙元不断蚕食契丹西部领地,逐渐有和大宋接壤之势。

果不其然,三十多年前,蒙元骑兵突袭上党,并一举占领这座军事重镇,随后又意图一鼓作气,攻下与上党接壤的宋国边境重镇,襄阳城。

但襄阳守备郭靖早有准备,并以全城之力,挡住了蒙元的兵锋。

那些蒙古人最擅长以战养战,越是战争,他们越强大,如今已经成为了横亘在北方的一个强大帝国。

他们想要拿下襄阳城,并以此为跳板,开辟新的路线,对契丹人实施合围之势。

但襄阳城乃是大宋领土,又岂能让与他人做跳板呢?

于是便有了五十万襄阳人,抵抗蒙元三十余载的壮举,全国各地高手齐聚襄阳城。

或加入守备军杀敌,或协运补给,或在城外袭扰敌军,上演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悲壮事迹。

与此同时,蒙元军队也将上党打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堡垒,时不时便出兵来攻。

而郭襄,也正是在襄阳城最危急的时刻,匆匆将掌门之位交给灭绝后,来到这里相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