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京城日报,第一份报纸34(1 / 2)

一夜过去,乞巧诗会的余波,依旧影响着京城诸多才子佳人。

徐家相公之名,也成为了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存在。

至于那千古绝对“烟锁池塘柳”,更是难倒无数京城才子,引起的轰动,并不亚于《鹊桥仙·纤云弄巧》这首七夕词。

一时之间,才子们都在纷纷讨论,究竟如何对出下联。

而抓住了这个吸精点,徐志诚便将对联放在了京城日报的第一期报纸上,并表示若对出来,可到京城日报领取奖品一份。

陈宇晨跑结束后,来到了京城日报中,看着第一版报纸上这对联,不由得感叹大舅哥的商业天赋。

“妹夫,有了你这上联做引导,再加上你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说故事,这份报纸,想来销量不差!”

徐志诚嘿嘿笑着,他现在对自家这个妹夫,可谓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之前陈宇构建的报社,让他以为陈宇可能是商贾子弟,却不料,乞巧诗会上一鸣惊人,一词一联,成为了绝唱。

当真是才华横溢。

“光凭这个还不够!”

陈宇摇了摇头,他虽简单提了一下报纸的板块,大舅哥也做得不错,但若真只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来支撑,那么给人留下这报纸不过是登录连载小说话本的印象。

固有印象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正下来。

因此,小说板块绝不能作为主推,更重要的是上面的时事新闻。

“大哥,这小说的篇幅可略微减缩,放在背面,这头版位置,当得是大新闻!”

“啊?”

徐志诚不太明白。

陈宇笑了一下,便是提笔写下一句话,徐志诚好奇的看了看,不由得目瞪口呆。

只见那纸上写着“震惊!乞巧诗会徐家姑爷一鸣惊人,是扬名亦或者真才实学”!

“这.......这......”

徐志诚瞪大了双眼,这要是发出去,肯定是引起巨大讨论,而陈宇便是成为了风口浪尖。

他今早也听闻了一些闲言碎语,说徐家为了给姑爷扬名,重金购买七夕词和楹联。

对于这样的言论,他是嗤之以鼻的。

也知道,这些谣言,肯定会随着时间流逝,但陈宇这一手,无疑将谣言之事扩大。

“我就是要引起热度!”

陈宇笑道:“人性是八卦的,既然他们喜欢八卦,那我们就推一手。”

深得后世各种新闻媒体的熏陶,知道新闻之事,越是劲爆越好。

至于把自家推到风口浪尖算什么?

他是有真才实学的,甚至欢迎打脸,还能帮他京城日报提供素材。

“以这个标题让人写一篇报道,主意在讨论徐家姑爷的才学和扬名两者的可能性,模棱两可就行,其他的让读者们去争。”

徐志诚闻言,也只好点头照办,他仿佛看到了这篇文章一出去,引起来的风雨。

“其次,再加上一个娱乐板块,把收集来的一些民间趣事写上去。”

陈宇继续修改着第一版报纸。

“还有寻人、寻物启事,背面则安排上广告位,加上小说故事,末尾加点征稿。”

经过一番修改之后,徐志诚连忙让人重新撰写印刷。

一个时辰之后,一份全新的报纸出现在眼前。

头版是陈宇先前的取得标题,十分显眼,里面文章也写得颇有针对性,从岭南教学出发等等各方面,隐隐有侧重重金扬名的观点。

想来写这篇文章的编辑,也是不相信徐家姑爷的真才实学。

这看得徐志诚火大,嚷嚷着让他修改,好在陈宇及时阻拦,京城才子的情绪已经到了这,他当然推波助澜,这报纸才能大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