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裂缝12(2 / 2)

荆主任也叹道:“万一……唉,不敢想啊。”

众人快步绕到封土堆南侧,他们很快证实了刚刚的猜测——在渐明的天色中,地面一条宽近30厘米的裂缝如同恶魔狞笑的巨口蜿蜒伸展,这正是他们来时碰到的那条可怕的地裂缝!

裂缝从东南向西北,在正对着封土堆的方向渐渐收窄,距封土堆南缘120米处完全消失。罗刚在地缝消失处用脚踏了踏,碎落的土块跌落入了地表土下的深渊,再往前踏了踏,仍有土块向下跌落,只不过下面的裂缝因为渐渐收窄,土层有地表植被根系的粘合才没有跌落下去,地表下的裂缝仍在向封土堆延伸,裂缝究竟有没有到达地宫,有没有破坏地宫的结构,没有人能够清楚的知道。

看着脚下深不见底的裂缝,董博阳三人更加忧心忡忡。尚冬似乎想到了什么,径自一人跑开,董博阳还没来得及问,尚冬已经绕过封土堆跑远了。

十分钟后,尚冬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手里多了一只金属手提箱。他迅速把这个看起来像工具箱似的手提箱放在地上,从里面拿出一件黑色的仪器,仪器上方有一根像天线一样的短探针,正面还有一个液晶显示屏。

尚冬打开仪器的开关,抓着仪器上的把手就把探针伸到了地裂缝里,几秒钟后,仪器发出了长长的蜂鸣音,董院长和荆主任也围了过来,尚冬看了看上面的读数失望地说:“零点一七……”

罗刚虽然还没有完全明白尚冬刚刚这一系列的举动和他手里仪器的用途,但是他已经在尚冬的眼中看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尚冬冲着罗刚抬了抬手中的仪器:“这是汞蒸汽探测仪,测到的数值很高,可能是地宫里的气体发生了泄露。”

“有多严重?”罗刚问。

“暂时无从判断,可能还不是毁灭性的,但如果不采取密闭措施,地宫内的气密环境很快就会被破坏。”

罗刚问:“气密环境?”

尚冬摊开双手说:“气密环境一旦破坏,文物就完了。秦始皇陵的建造技术应该是当时最先进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地宫之前封闭得很好。秦始皇下葬封闭地宫以后,地宫里的所有文物会经历一个不长的逐渐氧化过程,然后温度、湿度、空气成分会慢慢稳定,形成稳定的贫氧环境,一旦地宫突然与外界形成气体交换,大量空气渗入,文物的氧化反应短时间内会迅速加快,自由基类的碳化反应出现,有机物就会迅速碳化,对文物来说,这种反应是不可逆的,无法修复。”

荆主任接过话头:“这种情况以前出现过很多次了。当年定陵被打开后,许多色彩鲜艳的纺织物、漆器迅速失色、腐朽;72年马王堆汉墓,漂浮在漆盒里的藕片短短几分钟时间就化没了;夏家台战国墓内的兵书竹简,原本字迹清晰可见,形态保持完好,也是在几分钟内就迅速发黑,蜷曲变形,无法恢复辨认……。这地宫里藏有大量后世未传的文献资料和其他珍贵文物,都是我们中华文明最为精华的秘宝,也是学者穷其一生都想探知究竟的知识宝库,一旦损毁不堪设想。”

“我们该怎么办?”罗刚问。

“得想尽一切办法封闭地宫破裂的地方,越快越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