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清流严嵩77(1 / 2)

“严相,朕听闻你年轻时曾隐居在老家附近的钤山,读书做学问,整整十年。”

“可有此事?”

严嵩浑浊的双眼,在这一刻竟是恢复了些许的清明。

“确有此事。”

秦川想起来历史上的那个严嵩,知道若是站在后世的眼光看待严嵩的话。

在提前知道严嵩后期黑化了,腐败了,丧失理想信念。

所以,就连当初钤山苦熬读书的十年,也成了可以积攒政治资本的养望之举。

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身真伪复谁知。

严嵩看向坐在龙椅之上的秦川,神色泰然地道:“陛下想知道微臣的故事吗。”

秦川点了点头,端坐龙椅之上:“朕,愿闻其详。”

“朕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一个自诩清流的士大夫,最后竟会走向了黑暗深处。”

严嵩听到此话,有些哑然地看着秦川,他怎么都没想到,陛下竟然会用清流来形容自己。

连他自己都快忘了,前半生的自己,确实是清流啊。

似乎,眼前的陛下,在这一刻,更像是他的知己。

这一刻,严嵩忘却了生死,他只想将自己的故事讲给陛下听。

至少,他要让陛下明白。

他是在选择中,杀死了自己,屈膝权力。

最终确实赢了,周围一切都围绕他转,一切事物都在好转,只是丢掉了自我。

至于孰好孰坏,他也不知。

“陛下,老臣出生于耕读世家,祖上是吃皇粮的官员,但那得追溯到前朝了。”

“我尚未出生时,我们家的仕途已经断了三代人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了。”

“可以说是完全没落了。”

严嵩说到此,略微沉思,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

而秦川也不催促,坐在龙椅之上耐心地等待着。

“我的父亲严淮想光耀门楣,可惜自己科举读不出来,就把全部的希望寄托于我身上。”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就绞尽脑汁地培育我。”

“在我刚会说话的时候,父亲就整日抱着我读书。”

“而到了微臣换牙的时候,已经是皆成诵,亦能为文。就连我父亲的同窗,都夸我是神童。”

“只可惜微臣自小,家里就穷,虽然天资出众,求学路上不曾懈怠,也算是寒窗苦读。”

秦川能够理解,这就像后世火了一时的“小镇做题家”一般。

“前朝永辉九年的时候,微臣19岁,参加了乡试。以16名中了举人。”

“去乡试座师皇甫极的府上参加鹿鸣宴,同来的中举学生,皆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可我却是衣着破烂。”

“当时的御史大人皇甫极对我不屑一顾,看都不看我一眼。”

听到这里,秦川想到了一首歌。

呢喃道:“那年十九,鹿鸣宴上,站着如喽啰。”

“陛下说什么?”

严嵩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但若没听错,陛下这话算是说到他心坎了。

“没什么,爱卿继续。”

严嵩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道:“即便是这种羞辱,也没能将微臣的心气磨灭。” 严嵩感慨道:“那时候我才十九啊,少年心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