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砀郡郡长韩王成(1 / 2)

“不久前,李由假死,为的是能名正言顺地回归官场,恢复原职。李寅为此精心策划,为李由化上了易容之妆,让他以李友的身份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在游戏世界里,这个身份被系统赋予了完美无缺的特质。

彭城王宫中,熊心审视着眼前这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贵族。心中不由自主地进行比较。熊心出身没落之家,曾是个放牛娃,而李由的父亲已是秦国的丞相,自幼受家学熏陶,在豪奢环境中长大。这样的背景,不仅塑造了李由的气质,更在熊心眼中显露无疑。熊心自己,也已不再是昔日的傀儡,手握大权,气势与气质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新郑,这座昔日的韩国都城,如今在复国的道路上,亦如昔日般辉煌。它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的南部,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希望。“

张良,出身于韩国五代为相的张氏家族,自幼便被灌输着扶持韩国、使其强盛的祖训。韩王成,是韩国民众推选的新君,也是张良所看好的君主,他期望能与这位新君共同振兴韩国。

然而,世事难料。韩王成虽身负王族血统,却不愿承担起王的责任。他深知张良对国家的忠诚,也明白张氏家族与自己家族的深厚渊源。韩成并不想伤害张良,但内心的抗拒让他难以接受王位。

张良何尝不知韩成的矛盾心情,但他对故国的深情让他无法袖手旁观。他坚信,终有一天,韩成会理解他的苦心和坚持。

为了使韩成能够安心地担任韩王,张良以家族五代丞相的忠诚为筹码,与韩成立下了一个赌约:给他三年时间,若在这三年内能看到韩国统一天下的希望,韩成便放弃闲散的生活,全心投入国家大业。

韩王成虽然对张良的逼迫感到不悦,但当他回想起韩国民众在秦人铁蹄下的苦难,以及自己因国破家亡而遭受的屈辱和痛苦,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丝愤怒和决心。“好吧,就给你三年时间。“他沉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君臣之间的暂时和谐,如同脆弱的平衡,随时可能被打破。

在信都,赵歇召见了陈馀。陈馀急匆匆地进入殿中,向赵歇汇报了最新的情报:“我王,臣近日得知,项羽的叔父项梁不幸身亡。项羽为泄愤,竟手刃了上将军宋义。臣推测,熊心迁都之举,或许与此有关。”这背后,是李寅精心策划的一步棋,他意在陈馀和张耳之间播下猜疑的种子,而信息的不对称,正是制造嫌隙的利器。

不久,张耳也请求觐见。赵歇得知后,立刻命内侍传他进殿。张耳步入殿中,神色凝重地报告:“我王,韩成携张良及五千精兵,正向函谷关进发。”张耳的话语中,暗含着对陈馀的不信任,这是李寅精心布局的一部分,他计划利用这两人,进而影响赵国的未来。

赵歇对陈馀和张耳的关系一直保持警惕。他虽与熊心不同,却深知这种三角关系是自己权力平衡的关键。自登基以来,赵歇便开始密切关注两人的动向,尤其在情报系统上下了一番功夫,甚至在他们的府邸中安插了眼线。

然而,今日之事,连赵歇都未曾得知,而陈馀和张耳却了如指掌,这让赵歇的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丝警觉。他意识到,这场权力的游戏,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韩王一行人在漫长的旅途中跋涉。半月之后,当他们抵达函谷关时,韩成意外地收到了一张神秘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为张氏一族的忠心,为张良对韩国的忠诚,若他能寻得更贤明的主上,张良自可另投明主。”这话出自李寅之口,虽只有五成把握,却恰好击中了韩成淡泊名利的心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