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朝会辩政12(1 / 2)

八月十九

晨曦微露,紫禁城仍笼罩在一片朦胧中。

午门外的广场上,已经逐渐热闹起来。

朝臣们头戴乌沙帽,身穿朝服,脚踏皂靴,腰挂牙牌陆续到齐。

他们三五成群,相互奉承吹捧,好一副百官朝圣的盛景!

当第一缕日光洒落在威严宫殿之上,午门方才沉重的吱呀声中缓缓打开。

胖瘦各异的朝臣们按照文左武右的次序,依次由左、右掖门进入。

进入后,要在金水桥之南按照品级排列好次序。

直到听见“啪”的鸣鞭后,才能依次过桥。

文官为左班、武官为右班,在御道两侧相向立侯,此过程称为“起居”。

在此期间,有负责纠察的御史在旁监督,凡是有咳嗽、吐痰、拥挤或仪态不整的都会被记在小本本上,听候处理。

当然,有关系,有银子的另当别论!

不时,钟鼓齐鸣,奏乐声起,朝臣们齐刷刷地跪下,行一拜三叩之礼!

只是近些时日,木匠皇帝朱由校龙体欠安,故朝会便由“九千岁”魏忠贤与内阁大臣主持。

魏忠贤憨态可掬的立在空荡荡的御座一侧,温润的吊角眼扫视着下方的文武百官。

听着他们的朝拜声,他的嘴唇不自觉轻轻扬起。

“诸位大人,今日可有本要奏?”

话音落下,众朝臣左顾右盼,都想瞧瞧今日的第一炮由谁来打响。

不时,有个给事中站了出来,他手持奏本,高声启奏道:“启奏九千岁,奉圣夫人之子候兴国,忠诚勤勉,为朝廷尽心尽力。臣等恳请封其为伯,以示嘉奖。”

话落,百官交头接耳,附和之声不断。

“臣附议!”

“臣亦附议!”

还没一会儿,便有四五名朝臣站了出来。

东林一派眼中露出厌恶,却也只能低首垂目默不作声。

自东林六君子,七君子以及前吏部尚书赵南星陆续倒台后,朝堂的东林势力彻底被阉党压制。

魏忠贤听到御史的启奏后,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内阁大臣们。

附和之声太多,反而有些假了。

内阁首辅黄立极见状,立刻站了出来,他拱手道:“九千岁,封爵乃大事,需经过慎重考虑。”

不想内阁首辅黄立极发言后,立即有人借着话头提出反对意见。

原本有序的朝堂,逐渐开始争吵起来。

这让黄立极的处境反而有些尴尬,他发誓自己作为名义上的阉党份子,只是出来当个演员。

见魏忠贤眼中的不悦越发明显,另一位内阁大臣施凤来叹息一声,站了出来道:“九千岁,不如将此事暂且搁置,待日后再议。”

魏忠贤见状,也只得强压下心中的不满,清咳一声挥了挥手,“改日再议!”

朝臣们立刻停止争吵,回到各自位置。

“可还有事要奏?”

随后,有几名朝臣奏事,魏忠贤与内阁商议后,做了批复。

只是朝会刚恢复秩序没多久,副都御史李夔(kui)龙站了出来,他高声说道。 “启奏九千岁,陛下龙体欠安已久,朝廷大事繁多。臣以为陛下可以垂帘听政,由九千岁居摄政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