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开始商议建国7(2 / 2)

而朱标却静静地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每个人的发言,同时在心中暗自沉思默想。

朱标待到其他人均已发表完各自的见解后,他才缓缓开口道:“诸位所言极是。然而,创立国家乃是一项至关重要且纷繁复杂之事,尚需我们更为详尽周密地商讨谋划一番。当前最为紧迫之务乃是尽快拟定出合理妥善的律法条文,整顿肃清官吏之风纪,从而确保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安享太平。”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看着朱标,心中暗喜:此子果真不凡,他日必能成为一代明君。

朱标接着补充道:“此外,我们还需选拔贤能之士,充实朝廷。同时,要注重军事建设,加强边防防御。”

朱标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开口又说道:“唯有如此,方能使大明长治久安。”

众大臣纷纷点头称是,朱元璋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咱儿子所言甚善。”朱元璋面露喜色道,“然则具体实施之法,还需诸君共同商议。”

于是,众人再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为建立大明后的未来出谋划策。

李善长站出来说道:“上位,咱们可先设立六部,如设有六部之尚书之后,各司其职,分别负责处理各类政务。此外,还需选拔一批能干的官员担任地方督抚,如定海神针般确保政令畅通。”

朱元璋颔首赞同,“善长之言有理。六部之设立,当要尽快的拟定人选。至于对官员选拔,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核,以德才兼备者为先。”

刘基言道:“大帅,新建之国,如初升之朝阳,当广纳天下英才。可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优秀士子入朝为官。”

朱元璋喜上眉梢,“伯温此策甚妙。科举可取天下之士,如百川归海,为我大明所用。”

朱标亦道:“科举之外,还可设立大明学院,如六岁左右的孩童都可进入大明学院培养,成为大明学院的生员,为朝廷储备人才。”

众人皆赞不绝口,认为此举乃是明智之举,可以让更多有才华的人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可以更好地选拔人才,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于是,朱元璋当机立断,决定设立六部、举行科举考试以及设立国子监等重要事宜。

朱元璋深知这些改革措施需要详细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因此他责成李善长等大臣们尽快草拟出具体的方案,以便能够早日付诸实践。李善长等人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开始着手准备。

此时,朱标面带微笑,对着满朝文武百官说道:“在场诸位皆是我大明建国后的中流砥柱,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大明王朝,超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创造一个新时代。”

众臣闻听此言,齐声回应道:“谨遵上位谕令!尊世子令!”声音响彻大堂,表达了他们对朱元璋的尊敬和忠诚。

紧接着,朱元璋站起身来,高声宣布:“今天,咱们就先商议到这儿吧,接下来的事情等过几天把六部之人选出来再议。”

说完挥手让大家散去,众人怀揣着兴奋与期待之情,依次退出了朝堂。他们知道,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将会给大明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他们也将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这年七月中旬,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这次北伐是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

宋朝时期,石敬瑭这个人不仅为了荣华富贵,把北边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宋朝就毁在了石敬瑭的手中。

此人堪称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之一。其人格之无耻、行为之卑劣、脸皮之厚度,后人难以匹敌。

在燕云失陷四百年后,朱元璋开始了他的北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由南而北的统一战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