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两个人花银子买官做564(1 / 2)

小酒馆老板见这两个人立场坚定,重返官场的决心很大。就说:</p>

“那得看二位出多少银子了?”</p>

汪祺祥和张万顺好奇地问:</p>

“你说得出多少银子?”</p>

“这就看二位愿意买什么品级的官了。现在官帽论斤买,你出的钱多,当然买的官大,你可以买个道台,知府,甚至可以买个巡抚。如果你出的钱少,只能买个七品县令。这就看你的个人能力了,看你家底的殷实和势力的雄厚了。”</p>

汪祺祥和张万顺这次不怕掏钱了,舍得花钱了,他们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p>

只要让他们再次重返官场,他们一定还会捞回来的。只要他们当上了官,他们就会狠狠地捞,狠狠地从下面敲诈勒索。</p>

然后,他们把捞来的,敲诈勒索来的银子,再不遗余力地,不惜代价地往上送。</p>

争取把官做的越大越好,官越大,送的人越多,捞的就越多。这是官场游戏规则。</p>

“老兄,您说,买个巡抚得花多少银两?”</p>

汪祺祥在河南做过经办河工道台,捞下的银子多,家里有百万家产,自然愿意拿出银子来买个巡抚做。</p>

他现在想清楚了,百万家产放在家里,也就是放在家里,不会生出什么利息。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银子会逐渐花掉。</p>

如果拿出来投资官场,就会出现鸡变蛋,蛋变鸡的经济效应,时间一长,可能会生出几百万来。</p>

看看官场上的那些总督巡抚们,他们那个不是家财万贯,肥得流油,而且每天都有白花花的银子流进腰包,个个赚得钵满盆满,腰包鼓鼓的。</p>

舍不了孩子套不住狼,现在一定要舍得花钱,舍得投资官场。这个投资是最好的投资,是利益最大化的投资。</p>

小酒馆老板见汪祺祥有点迫不及待了,他直接没有说出数字,而是伸出一把手,在汪祺祥面前绕了绕,说:</p>

“客官,一个巡抚可不是小官了,那可是一个省的一把手,盯着这个位子的人多着哩。你要想买这个官,就得这个数字。”</p>

汪祺祥看着酒馆老板在他面前伸出一把手,晃了晃,问:</p>

“五万两?”</p>

酒馆老板一听,哈哈大笑起来。</p>

“客官真会开玩笑,五万两,你那是打发叫花子的,不是买官的。”</p>

“你说得多少?”</p>

“客官,你在后面加个十,你再说出来。”</p>

“五十万两,对吗?”</p>

“这还差不多。你以为是买个县令师爷,花几万两就可以了。”</p>

汪祺祥一听,起先对这个数字有点吃惊,那可是他半个家产啊。拿出去,可不能打了水漂,不然他就真地倾家荡产了。</p>

可是想想买个巡抚的诱惑力,他心里掂量了许久,最后还是牙一咬,心一横,答应了。</p>

“行,老兄,五十万两就五十万两,只要能买个巡抚,我愿意出。”</p>

“客官,这就对了,舍不了孩子套不住狼,要想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就得投资最大化的资本,这是双赢的。再说,等你将来做了巡抚,给你送钱的人,多的是。”</p>

“到时候,你还怕把送出去的银子捞不回来?只有你不敢收,没有你收不完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想开点,现在出去了,将来就会有丰厚的回报。”</p>

汪祺祥被酒馆老板这么一说,这么一鼓动,心动了,接受了他的建议,愿意痛痛快快地拿出五十万两银子来,买个巡抚做。</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