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大清朝是哀家说了算448(2 / 2)

朱一新的折子中,特别对慈禧皇太后派李莲英去天津检阅海军极为不满,横加指责。

他说慈禧皇太后这样做,无异于是姑息养奸,后患无穷。

折子的最后,朱一新还搬出先祖写在铁牌上的祖训:太监不能私自出宫,违者定要杀头。

慈禧皇太后越看越生气,等到她看完后,她勃然大怒,呵斥道:

“朱御史,你以为你是个言官,就可以胡言乱语,对哀家指手画脚,你太放肆了。”

朱一新吓得战战兢兢,昨天晚上在夫人前的英雄气概,早己经没有了。

“请老佛爷息怒,臣岂敢对老佛爷指手画脚。臣只是觉得祖训不可违背。臣的意思是......”

慈禧皇太后还没容朱一新把话说完,就打断了朱一新的话,说:

“朱一新,难道说祖训就不能更改。哀家认为,祖训不合理的地方,就需要改进,需要与时俱进。有些事情是不能按照老规矩办的。”

“如果按照老规矩办,有些事情就办不成。你懂什么,哀家用不着你在这里来教训哀家,对哀家指手画脚。”

朱一新被慈禧皇太后训斥的大气都不敢出了。

他跪在那儿,低着头,不敢看慈禧皇太后。

“朱御史,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启禀老佛爷,奴才以为太监还是不应该出宫的?”

朱一新的意思很明确,他是在谴责李莲英不应该出京的。

“朱御史,哀家派李公公是去伺候醇亲王爷的,这有什么不妥吗?”

“回老佛爷的话,臣是担心,如果让太监出宫,长此以往,他们就会祸乱朝政的。老佛爷万不可麻痹大意。唐朝和明朝己经给我们深刻的教训了。”

“真是杞人忧天,李公公是随醇亲王爷一起出去的,是服侍醇亲王爷的,丝毫没有干预朝政之举。你怎么能够把这件事胡乱地联系到,重蹈唐朝宦官监军之祸,明朝镇守太监之非的事情上。简首是无稽之谈。滑稽可笑。”

“老佛爷,臣只是担心。事虽未兴,但不得不防患于未然。”

“朱御史,看来你是对李莲英成见很大啊!上回李莲英娶媳妇,你就上奏折,极力阻拦。后来,你阻拦不成,又在李莲英的婚礼上,给他送上一副不伦不类的对联,你也真是煞费苦心了。”

慈禧皇太后一番调侃的话,把给朱一新说得面红耳赤。

“老佛爷,您误解臣的意思了。臣是......”

“好了,别说了,朱御史,大清朝是哀家说了算,不是你朱御史说了算。你退下吧。”

朱一新被慈禧皇太后一顿挖苦和训斥后,不知趣地退下去了。

朱一新离开后,李莲英走进了慈禧皇太后的寝宫。

此时的慈禧皇太后还在气头上,李莲英不敢大声说话,只是默默地站在那儿。

“这个朱一新太不像话了,一而再,再而三地揪着你不放,看来他是不把你整下去,他是誓不罢休的。”

李莲英立刻就明白了,原来朱一新又是来弹劾他的,告他的黑状的。

李莲英气得咬牙切齿,他说:

“老佛爷,这个朱一新太可恶了。奴才这次是去替老佛爷做事,他也说三道西。这样的人,留着他还有何用,不如送他回老家去。”

慈禧皇太后一听李莲英的话,笑了。

“小李子,你还记着他给你结婚时送‘贺礼’的事?”

“回老佛爷的话。奴才不是说那件事,奴才是指这一次,奴才陪醇亲王爷去天津检阅海军的事,他一个言官,莫免管得有点太宽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