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京城问题279(2 / 2)

今天的殿试题目,以京城时下存在的弊病和解决方针问策诸位殿试仕子。</p>

文中直言,盛京眼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发达的工商业对周边的州县造成了巨大的虹吸效应,京城这两三年的外来人口流入比之前数十年加起来还要多。</p>

任何小问题碰上庞大的人口基数,都会形成强烈的反应,其中牙行问题尤其突出,京漂们来到首都自然是为了找工作的,虽然报纸上都有招聘信息,但义务教育刚刚普及几年,第一批学生都还没毕业,如今的赴京务工人员大多还是文盲,他们找工作的途径只能去找牙行投石问路。</p>

然后就遭遇了不让人意外的黑中介问题。</p>

以家具坊拼装工人为例,一贯半的月俸牙行每月能抽400文将近三成,等到工人发现不对头,不识大字的工人已跟牙行签订了契书,找官府都无处申诉。</p>

文中建议朝廷必须尽快整治牙行乱象,杜绝此类事情愈演愈烈!</p>

同时还指出,盛京繁荣的工商业背后,有无数工人遭受工坊东家的打压,不少工坊实行十个时辰工作制度,工人每天只有两个时辰休息,其余时间都要上工。</p>

人的精力有限,文中强调朝廷理当出面,明文规定各行各业最长工作时长,以免黑心东家无止尽剥削劳动力。</p>

还有北城清风亭一带,几年前成了寒灾北地逃寒南下难民的聚集地,报业的兴起提供了部分就业岗位,原本稍有解决,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进盛京,那些找不到工作,又不满牙行剥削,自身又有一定武力值的人,牙行欺负不了他们,但上了牙行黑名单的他们也难以务工,最后全都聚集到了清风亭。</p>

如今的清风亭,盗窃抢劫之事频发,更偶尔有掳掠富贵人家绑架勒索的恶性事件发生。</p>

清风亭治理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文中提了几点建议,叶繁看得大皱眉头,说起来当初长公主办京报,顺带解决清风亭的难民务工问题还是他建议的,没想到过了两年,那边反而情况更加严重了。</p>

叶繁日常都在内城活动,去的最偏远的地方就是天工院了,那里虽然偏,但却是靖朝科技水平最强的地方,环境自然差不到哪去。</p>

长公主杨洁……叶繁看着卷子左侧边缘的姓名,只能说不算意外,如此简明扼要地阐述问题,不写那些华丽没用的修饰词藻,叶繁相信长公主绝对看过自己写的奏折,这样的文风明显是冲着考官偏好来的。</p>

其他考官多少会给公主几分面子,只有自己,若真的和那些仕一样来一篇半文不白的文章,他照样给良。</p>

不得不说,长公主政治智慧大大滴有,叶繁吃她这套,给了评卷第一个优等。</p>

也是唯一的一份全优卷子,自然一上御案就吸引了承和帝的目光,评阅之后,确实是直指问题,不谈虚言,那孩子,着实做足了准备。</p>

承和帝看着眼前的卷子,陷入了深深的沉默。</p>

在长公主君前直言不讳暴露野心后,承和帝其实还真想过女君的可能性,毕竟杨洁的政治能力,实在比其他的几位皇子公主强太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