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捷报264(2 / 2)

叶繁在想,接下来大侠们是不是该以我行我素惯了,受不来朝堂的繁文缛节之类理由推辞圣意。

然后,就看见楚夜莺和澹台明双双谢主隆恩,神色不说狂喜,但至少没见对混进官方体制内有多大抵触。

叶繁:“……”

“你这是什么表情?”承和帝看得疑惑。

叶繁正了脸色,找补回话:“儿臣恭喜父皇喜得栋梁之材。”

承和帝不置可否,你小子方才走神了以为朕看不出来?

已经习惯了驸马行事做派的承和帝懒得吐槽,这场与江湖人士的会面算是主客尽欢,正要散场时,内廷大监匆匆来报,面上兴高采烈:“陛下,征西军加急军报,武安公主入主宁梁城,西羌,收复了!”

“当真!”承和帝眼神骤亮,神色激动:“快将奏报拿来!”

不止皇帝,除了澹台明对西军大捷比较无动于衷,场间其他人多少都有些激动,毕竟都是杨漓月至亲好友。

叶繁很不讲规矩地凑到承和帝身边,一起看起了加急军报,王忠咳嗽两声提醒驸马这般动作有不敬之嫌,见叶繁毫无反应,承和帝也没多话,自觉地默了。

只见军报上呈讲,承和二十一年,七月初二,宁梁城开,西羌国主南宫亮率领羌国文武投降,武安公主入主宁梁皇城,接受降书,大羌国祚正式宣告灭亡。

自前朝末年,九州豪杰并起,八方割据的分裂局面再度恢复山河统一的模样。

作为承和年间达成的无上功绩,虽然仗是杨漓月,裴世安,杨勇等等诸位将士打的,但名留史书的功劳,大概率归皇帝。

就像康熙从没上过台海战场,但历史课本上只写了康熙收复台湾,至于姚启圣,施琅,不认真研究历史的话,也就看看电视剧能知道片面。

所以叶繁很理解承和帝此刻的激动,有几个皇帝的功勋上能写上笔大一统的功绩的。

能写上这种功绩的皇帝,无疑都是历代帝王里的c位大咖。

叶繁很有眼力见地作揖躬身,口出祝词:“儿臣恭贺陛下,山河一统,千秋万代,国运永昌。”

杨忆照猫画虎,其余人有样学样,纷纷献上几句吉祥话。

承和帝放声大笑,是政变结束后难得的尽情开怀。

托前线捷报之福,几人还混了顿丰盛宫宴,承和帝陪着吃了两口,就先行走了,病重的皇帝吃食多有忌讳,留下既不尽兴,也让旁人拘束。

叶繁微蹙起眉头,宫变结束后裴老大夫进宫给皇帝看过诊,裴老大夫很有职业操守,任叶繁再三追问,也不透露病人隐私。

但隐晦地提醒过,让他没事多陪陪皇帝,其中的意思,叶繁自然明白。

本来就重疾在身,还被皇后搞了那么一出,能撑到现在,已经是承和帝毅力够强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