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乱世悲歌353(2 / 2)

辛宪英摇了摇头:“我爹爹早年在袁本初手下,和刘...刘皇叔有过几面之缘,但曹家待他恩厚,不知道他还愿不愿意继续为汉官。”

蔡琰叹了一句:“即便是不为官,为良民躬耕于垄亩,也是极好的。”

蔡贞姬说道:“姐姐一直在邺城不知道,我前些日子,前年这个时候,和夫君去长安,那边有个饼子,当真是非常的好吃,据说叫做武氏烧饼,若有机会,定要让两位姐姐尝尝。”

辛宪英笑道:“这我也听说过,据说这一支的烧饼手艺非凡绝伦,我在青州之时也多有耳闻。”

“那饼子外皮金黄酥脆,咬开一口,留香满溢。壮汉连吃五个都不会嫌腻,听说是个姓武的将军所创,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蔡贞姬一脸兴奋:“既然如此,等到天下太平后,咱们不妨去那荆州扬州玩玩,据说那边都是铁锅炖菜,铁锅炒菜,美味异常呢。”

蔡琰看着远方,喃喃道:“就怕曹魏拼死抵抗,最终河北打作白地。”

“我自回来之后,在邺城小住了数年时间,随着中原败退,整个邺城附近,已经集结了河北的大部分人马,城内禁卫重重,气氛波云诡异,所以我才以探亲之由,暂住于此。”

辛宪英苦着脸,这气氛真是不好,但他们三个女人家,如何能左右天下大势?

“对了对了,姐姐可曾听说过,刘皇叔那边,准备弃察举而兴科举?”

蔡琰点头:“在我看来,此举甚好,不过想要凭这就动摇世家大族的根基,怕还是不够。”

辛宪英道:“此事我也是知晓,不过从南面流传而来的书籍,当真是精美,即便是普通的那些,泰山那边的佃农在不遇灾年,省吃俭用之下,一年也能买下两来。”

“如此一来,过上二三十年,或者百年之后,这光景想来还是会变的有所不同的。”

“我和爹爹商量过,科举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能不能顺利的开展并延续,爹爹并不看好。”

“此事阻力很大,不知道刘皇叔能不能顶得住,若是他能顶住,也不知道他的后代,又是否能坚持下去?”

两人都没说话,刘备年岁已高,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有些事情目前世家选择观望并不发力,一方面是暂时先上车,看能不能得到点好处。另一方面,刘备政治手段强硬,荆扬益三州的世家大族们,几乎都捏的死死的。

所以众人都心照不宣的暂时捏着鼻子认了,不过等到他去世之后,到时候再怎么样,那可就不好说了。

蔡贞姬也点头:“我也知道,现在有个叫《三国演义》的话本,写的很是不错,可惜没能搞到手,我夫君的同僚有一本,时常看他回来说起此事来着。”

辛宪英想了想:“我回去问问爹爹,看看他能不能有什么办法。”

两人心里都清楚,蔡琰身世凄苦,虽然有二子,但此生可能都不会再相见。

能聊以度日相伴的,现在也就书和琴了。

蔡琰也不和辛宪英客气,她的内心,对于这本目前在世家上层逐渐流传开来的话本,也是好奇的很。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