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牵绊204(2 / 2)

通关文牒盖了印,阿忍赶着马车,带着我缓缓前行,最终驶离了东魏都城的城门。

马车摇摇晃晃走了半晌,我才敢掀开车帘,探头望向身后巍峨高耸的城门,望向那个熙攘繁荣的都城,望向我和于世生活了数载的地方。

这座城再繁华绚丽,我都不曾有过任何深厚的感情。

曾经以为,我离开都城时,将会毫无留恋,没有半点的牵挂。

却万万没想到,在最后这一载,我竟因一个人,对这座城,有了感情,有了牵绊和不舍。

那厚重的城门里,关着我和魏驰的回忆,关着那一夜夜的缠绵悱恻,关着那一声声细语呢喃,还有与他相关的一切。

灰色的城墙,朱红色的城门,绛紫色的大旗,渐渐在我的视野里变小,直至不见。

我在心里默默地同过去的柒娘做了告别。

从此,世上再无柒娘。

把弄着手中的那枚传国玉玺,心中虽有不舍和遗憾,却仍然很庆幸。

庆幸......我还有命能重新做回岁和。

与先行出城的那几人会合后,换了快马,我们一路朝着南疆而去。

到了南疆,我在表姨母那里焦急地等了两日,才等来于世。

“怎么这么久才来?”我问。

于世不回答我的问题,反倒是先掀起我的面纱,歪头瞥了一眼。

看完了,他又呵呵傻笑了起来。

我狠狠地捶了他一下,问于世笑什么,他就只看着我笑,也不说话,也不知道在开心个什么劲儿。

我又重新问他为何来得这么迟,于世才苦不堪言回我。

“别提了,长生那个小太监难甩得很。”

“他带着一批人马,跟了我们一路,怎么甩都甩不掉,都跟到东魏和南疆的边界了。”

“好在他没有官文,过不来,我这才把长生给甩开。”

表姨母闻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哎呦喂,这几年不见,于世竟也长得这般高了,比小时候还要俊呢。”

于世笑容明朗地凑上前去,对着表姨母俯身作揖。

“晚辈见过表姨母,表姨母天生丽质,几年不见,仍是这般清丽无双......”

于世嘴甜,会哄人,表姨母被他哄得乐乐呵呵的。

要说这位表姨母,身世也是颇为可怜。

她刚出生没多久,父母便双亡,在祖父家不受待见,缺衣少食长到四五岁,才被我外祖父接到府上,与我母妃一起养着。

是以母妃同这位表姨母的感情特别好,虽是表亲,两人却情同亲姐妹一般。

后来这位表姨母在及笄之年,回老家省亲,途中意外救了位南疆少年。

那南疆少年对表姨母一见倾心,千方百计地把表姨母骗到了手后,带到了南疆的百虫谷。

不曾想那位南疆少年竟是百虫谷谷主的长子,顺理成章地,后来她便成了谷主夫人,与南疆少年恩爱无比,生了一儿一女,也算是苦尽甘来。

在南疆生活的那两三年,表姨母待我和于世都很好,是我记忆中为数不多的好时光。

没有父皇的暴躁打骂,没有母妃的哭泣,没有兵荒马乱,没有饥寒交迫,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的一日三餐,和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学蛊制药,练防身杀敌的本领。

日子虽苦,却是岁月静好。

同表姨母一家用过膳后,我和于世来寻师父。

我们的这位师父是位七旬阿婆,阿婆当蛊医已有五十多载了。

跟阿婆学蛊制药那几年,我和于世每日帮她采药、晒药、捣药,然后学一点皮毛的东西,真正厉害的养蛊本事阿婆只传给她的女儿。

晏王每月给细作们发的解药,便都是由这位阿婆和她女儿熬制做的。

虽然明知不是什么好事,但相依为命的母女俩为了能活下去,只要能赚银子,同虚颜一样,也是什么活儿都接,没什么底线。

多一句不问,给钱就做。

当年就是表姨母派人替我们打听到传国玉玺的下落后,特意拿出谷主夫人的面子,来求这位阿婆收我们当学徒,混出几分师徒情义,也方便日后行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