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出名了30(1 / 2)

陆良思考了一下,他这一次选择的试验对象为小鼠。

虽然说,对于小鼠试验,细胞试验无疑是更加方便快捷。

但细胞试验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你永远都猜不到,你的细胞为什么会死。

你哪怕再怎么做好灭菌工作,紫外灯也好,超净台也好,细胞该死还是会死。

有可能,你今天左脚踏进细胞房,你养的细胞看你很不爽,于是他选择了自杀。

陆良并不是很擅长养细胞,或者说,但凡经他手养过的细胞,最后都死绝了,估计是细胞看他十分不爽。

因此,比起养细胞,陆良更倾向于去养小鼠。

而且小鼠试验能够提供的试验数据更加全面和详细。

陆良新建word文档,在文档上敲下几个大字,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的设计很简单,直接翻几篇文献出来,按照别人文献上的试验思路去设计就行了。

陆良第一个考虑到的,就是试验小鼠的来源。

这试验小鼠可不是下水道里的耗子这么简单,那都是由公司培养出来,专门用于动物试验的小鼠。

当然,这种小鼠价格也是昂贵,十多只小鼠能卖到一千多块钱。

小鼠模型不用担心,直接在厂商那里就能够购买到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这种小鼠都是培养好的,直接拿来用就行了。

无非就是花点钱而已,花不多了多少。

反正现在课题组经费充足。

在解决完小鼠模型的事情后,陆良继续往下思索。

试验先设置三个组,一组空白对照,一组利拉鲁肽对照,最后一组是试验组,也就是二甲双胍组。

每个试验组先预订12只小鼠。

但考虑到小鼠在试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个别死亡现象。

因此,为了以防万一,每个小组实际喂养的小鼠会增加到14—16只小鼠。

在敲定小鼠的数量和组别之后,陆良开始思索起药物的添加方式。

一般来说,小鼠实验中,常见的添加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小鼠日粮添加,就是将药物添加到小鼠日粮中,让小鼠在采食的时候,将药物一起吃下去。

另一种是饮水添加,也就是将药物添加在水源中。

如果是其他的试验,这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是药物,必须要考虑到药物剂量的精准性。

而日粮添加和饮水添加都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

你无法确保每一只小鼠,能将当天的日粮或是饮水全部吃完。

有的小鼠,它吃到一半,他就不吃了!

诶,就是玩!

这个时候,药物的剂量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试验。

因此,药物添加的最好方式,那就是灌胃!

直接给小鼠灌进去,百分百确保每一只小鼠都服用了相同剂量的药物。

陆良在word文档上写下自己接下来的试验计划。

然后再是试验周期,这个时间点需要掐准。

饲养小鼠的地点、方式,试验结束时需要从小鼠身上采集的样本,例如血清之类的。

最后是需要检测的指标,血清中葡糖糖、胰岛素、SOD、MAD、白介素-1β,白介素6.......

这些指标都被陆良一一罗列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试验过程中不会出现太大的纰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