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你脸色怎么这么白?(1 / 2)

未来,路特斯实验室。

白色封闭实验室内,阿斯克脱下厚重的防护服,在实验记录表上写下一系列数据后,换上常服离开。

一路有不少研究所的同事经过,阿斯克低着头,很少和人打招呼。

网上阿斯克是个话痨,但现实他反而有点社恐。

回到研究所的宿舍,阿斯克在床上躺了一会儿,然后给李暮发去一条消息:“李,那份资料有帮到你的朋友吗?”

“叮~”

李暮收到信息,想了一下,回复道:

“很有用,我朋友已经成功手搓了一个白炽灯。”

阿斯克:“那就好,后面你要的各种灯泡的制作原理我也整理好了,时间也标注了。”

说着,阿斯克又发给李暮一长串文件。

这些文件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都能轻松从网上整理出来,阿斯克能做的也只是让它更系统、简洁而已。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阿斯克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李暮要自己帮忙。

阿斯克脑中忽然灵光一闪:“难道,李是在为我考虑?”

“对,肯定是这样。”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阿斯克突然觉得一切就变得合理起来。

在M帝的习惯中,作为朋友互相帮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不能一直要朋友付出,而自己不给予回报,那不是真正的朋友。

“所以,李是故意向我寻求一个简单的帮助,避免我们的友谊出现问题?”

“李实在太好了!为了我们的友谊长存,是时候努力练习游戏技巧,决不能再成为赢得胜利的拖累!”阿斯克越想越觉得合理,越想越感动。

“谢谢你阿斯克,我正在外面忙,下次有空找你玩游戏。”李暮看到新发来的资料,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好,我先去努力练习操作技巧,下次不拖后腿。”

……

京理工,教室实验室。

李暮翻看起阿斯克传来的更详细的资料。

白炽灯从被发明之后,唯一比较重要的改进就是将碳丝改成钨丝。

但钨丝已经是最合适的材料,后面就是半导体。

也就是常见的LED灯。

但那要等到下个世纪初才会出来。

李暮不可能主动拿出来,那跟自寻死路没啥区别。

“高压汞灯?夏国1961年就弄出来了?”李暮看到夏国其他灯泡发展史的时候,不禁发出一声惊叹。

不仅如此,国外二十年搞完的长弧氙灯,国内三年就做了出来!

“李暮。”张凯突然叫了李暮一声。

“我们对实验原理还有点模糊,你再给我们讲讲。”

张凯拿出笔和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和理论,妥妥的学霸笔记。

李建也用期待地目光看着李暮。

李暮沉吟了一下:

“我刚刚用理论简单地推导了一下实验,排除掉几个大概率不适用的卤族元素,初步推断溴、碘和砹是比较适合的三种元素。”

“咱们先在这三种元素上试试,实验的方式也很简单。”

“钨丝在受热的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会蒸发,所以首先要使三种元素变为气态,然后让他们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内进行反应。”

李暮侃侃而谈,张凯和李建的目光却有些呆滞。

两人脑袋里同时冒出一个想法:“李暮病了三天回来,变得更厉害了?”

看似只是轻描淡写的两句话,表现出的是李暮在脑子里构建出的理论模型,经过多次推演才能得出的,成功率最高的几种方案。

“在理想状态下,钨丝受热逸散的气态钨会和密闭空间内的气态卤素发生反应,形成卤化钨。”

“卤化钨在密闭空间运动,回到高温的灯丝附近,又被分解为钨和卤素,钨留在灯丝,卤素继续参与下一次循环。”

说到这里,卤素灯的原理大概就被说得明明白白。

李暮看向眼神古怪的张凯和李建,心中忐忑,以为自己说的有问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