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京师回响 青州左卫23(1 / 2)

这个案件,由于牵扯到的人数众多,还有好几家富户牵涉其中,知县沈大人也拿不准,不敢轻易下判,只能上报青州知州。

青州知州当然也知道,兹事体大,又上报到了山东布政司济南府提刑按察司,询问按察使的意见。

当时,明朝的法纪,主要由“三司法”控制。凡刑部、都察院、五军断事官所推问狱讼,皆移案牍、引囚徒,由大理寺复核审,“凡狱既具,未经本寺评允,诸司毋得发遣。误则纠之。”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司法”。

很快案件的详细信息和相关人物的处理情况,就呈递到了,还在当大理寺少卿的严世蕃手中。

到了他手中,也就相当于到了严嵩的手中。

“一桩命案,牵扯出这么大一群人,此子确是不止在文学上有些造诣,在刑罚案件审理上也颇有能力啊。”

案牍上,并不是仅仅记录了这一伙人,还有由方靖明交代出的一伙人,包括他走私行商的路线,去到倭国那边与他交易的人,还有一起走私、教他开赌摊的同伙等等。

毕竟习惯了外面富贵的生活,突然被抓紧去木笼子一站,皮鞭子一抽,脚杆本来就发软的人,怎么可能撑住,自然全都吐出来了。

现在回想起来,从徐正卿派人往赵文华那处送信开始,到他提议让给仇鸾回来,当这个巡城御史,都已经起到了效果,再到现在这桩命案、赌博案,知县沈开得破这样一件大案,也是大功一件。

这三件事情,看起来最大的受益者,都是受他帮助的人,确实说明此人有辅助之才。

严世蕃啧啧称奇道:“此人倒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在京城掀起风雨之后,拍拍屁股就跑,现在回到青州府后,又搞出这么一桩大案,父亲以为,此案要怎么批?”

“现在夏言还在负隅顽抗,我们父子不宜树敌太多,他这份名单一旦呈递到陛下面前,必然会吓得山东、浙江、福建那些商贾人心惶惶,指不定会乱成什么情况。

万一出现了暴乱,岂不是正好顺了他夏言的心,到时候又让他多立一个平叛乱的功劳,而我们还得罪江南商户,反倒给自己找麻烦。”

严嵩将看完的案牍,轻轻放回到案桌上,抓着一大把的胡子,揉搓起来,他惯了思考的时候做这个动作。

不多时,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方案,明面上这么公布出去,吃力不讨好,暗地里进行这些工作,却可别开生面。

父子二人同政多年,早已经做到可以互相通晓心思,严世蕃看了一眼父亲的表情,默默点头。

让这些人都欠下父亲一个人情,日后他们再想要“帮”着陛下弄钱,必然会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只要取得商、绅两方面的支持,想要银子,那便太简单了。

“庆儿,你去给徐正卿书信一封,就说牵扯到的商户,朝廷方面自有安排,让他和沈开不要多嘴,呈递上来的路线,该打点的也叮嘱一番。”

“是。”

严世蕃应了一声,正想要退下,又示意了一下手中的案牍,见到严嵩摸着胡子点了点头,知道是要改的意思,自退了下去。

寿光县中。

徐正卿帮沈开处理完案件上的问题后,先是帮着家里,完成了乔迁,还让算命的帮着择了个日子,摆了酒席。

然后便是逐一上门,拜见了往昔的师长,这些都是定下来的礼节,作不得假。

无论哪个时代的老师,传道受业解惑之余,对于优秀聪慧的学生,都是疼爱有加的。

尤其是取得成功的好学生,不仅仅是可以带来名气上的提升,可以带来更多的生源。

拜别了寿光的师长以后,徐正卿也接到了严世蕃让人送来的书信。

其实这个事情背后能牵扯出这么一大帮人,也出乎徐正卿的意料之外。

起初他不过是想帮沈开一个忙,他日自己进京了,家人在县里,能得他一些帮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