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电脑到货(求推荐票、月票、收藏)(1 / 2)

又过了三天,这一天中午一家人正吃着午饭,大哥看着汪海峰说道。“我已经跟房主联系好了,今天下午放学后,咱们一起去看地基。”

“行呀。”

下午放学,汪海峰早早骑着破旧的二八大扛回到家里,一家人打了两辆三轮车来到了新市委后面静园路。

这三轮车像以前的挎子,有一个两人的座位,摩托车司机后面还可以挤两个人。

不过这种三轮车到了2008年的时候被禁止了。

来到了静园二街中间。

这条街有六成左右的楼房正在建设,还有一些是刚刚起地基。

有两个五十来岁的夫妇等候在那。

双方介绍后,对方从袋子里面把所有资料包括基地证拿了出来。

“报建证已经办好了,报建的时候是四层,说真的,六万已经是太便宜了。”男主把资料出来递给大哥边说。

汪海峰在一边暗想,确实是便宜,不过是几十年后,现在六万块钱却是不便宜。

“六万太贵了,这里又偏僻,就是在市中心也没有这么贵,一中那条街也有一个,还是靠近一中,将来如果划片区,是学区房,小孩上学还能在一中读书呢,你这里,也只能在四中、九小。”买东西嘛,就是讨价还价,找出物品的缺陷,然后压低价格。

“市里规划这里将来会是中心,市委办公大楼都建在这里。”女房主说道。

“这话也没有错,但是只是市委办公楼而已,大家只在这里上班,下班还是回到市中心,不管怎么说都不能改变这是郊区的事实,瞧瞧这里,荒山野岭的。”汪海峰指着东边不远处的水田说道。

这里还没有开发到,那边的水田还没有填充改成住宅区。

“这里生活配套措施严重不足,买个菜都要跑到干部新村去。”汪海峰说道。

印象中好像是明年十字路口那里才建菜市场,现在还没有。

现在住在这里,买菜要骑着单车十几分钟去干部新村。

老妈又不会骑单车,走路这么远,只能是自己或者是大哥买。

“嗯……那你们说多少,太少了不行,我如果不是急着需要钱,这么好的地基是不会卖的,将来会增值的。”男主人说道。

你这话说得也没错,可是你不是我,你这是在说大话。

汪海峰想道。

“我们最多给五万七,不能再多了,你也瞧见了,我老妈年纪也高了,将来要走这么远的路去买菜,路上车多不安全。”二哥也说道。

……

最后双方以五万八千六百达成交易。

“我们明天一起去各个机关查一下这个资料。”大哥说道。

“好,明天。”对方说道。

双方决定,明天查看资料的真实性,再作签定合同办理过户手续。

“你大伯家刚好在静园二街,以后咱们住这里就近了,我也能过来找你大伯母聊天。”老妈说道,大家一起路过大伯家。

大伯去年从农机局退休在家。

大家商量先不告诉大伯,等到所有手续办理下来后再让他知道。

不过对于汪海峰的收入问题,大哥还是难以掩盖,当场就跟大伯说了。

“这么高的稿费,我们当干部一年都没你一个月的稿费高,一个字一块钱,啧啧,我们家也出一个作家了!”大伯一听汪海峰的事情,别说有多高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