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哪个狗日的打我小报告(1 / 2)

晚上,一家人吃着饭。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老三能赚钱。

饭菜也很丰富,有鸡有鱼,还有二哥最喜欢吃的青菜。

用老妈的话说就是老三学习任务重,写稿费脑子,要多补补,不然营养跟不上。

这不,一家人也跟着沾光,特别是小弟,好像他才是主角。

“我私下里打听了一下,还真有两处,一处在解放街一处在一中那条街。”

“都是120平米左右。”

大哥一边吃着,把自己打听到的房子说了出来。

“约个时间我们一起去看看。”汪海峰说道。

“行,我再跟房主联系。”大哥说道,接着说地基的事。

“地基现在很多,不过都是不是市中心,在新市委后面有不少。”大哥说道。

新市委后面,静园路那里。

别看那里现在属于郊区,可是等市委大楼盖好,市委搬过去,那里将来会热闹起来,再后来文化宫也建起来。

那里的地基将来可是很贵的。

“多少钱一套?”汪海峰说道。

前世汪海峰这个时候没有买过地基。

“20米乘以8米的一套要六万,半套的话就是三万。”大哥说道。

这么便宜。

别看现在只有6万块,但是现在物价低呀,职工平均工资才五百块钱。

现在6万,到了二十年后来,特别是海南自贸港后,两百多万,而且还不一定能办理建房的手续。

不过现在地基建房管理很松,一般都能通过。

这就有些犯难了。

到底是先买房还是买地基?

汪海峰问大家。

“我觉得还是买地基好些,好的地段是不可再生,而成品房子,多的是。”二哥说道。

“还是先买地基,反正现在手里的已经有五万九千,再跟对方讲讲价,也能拿下。”大哥说道。

老妈肯定是愿意买地基了,说道,“还是买地基好,有个自己的地方,心里也踏实。”

……

汪海峰第二本长篇小说《亮剑》一经在《知音》上发表,引进了极大的轰动,《知音》也因为发行量突破了400万大关。

许多杂志纷纷转载。

这个笔名叫做番茄炒蛋的作者也凭此一战成名。

由于汪海峰是个新人,刚刚采用新笔名,大家都不知道跟三少爷是同一个人。

……

晚上,汪海峰复习完当天的课业,拿起钢笔摆好信纸,开始今天码字生涯。

《亮剑》现在已经写到了第三集。

华北派遣军大队长山崎冶平发现了我军兵工厂,后赵刚去总部开会没拿到主攻,回来后李云龙朝赵刚、孔捷发火的内容。

这里是《亮剑》里面的一个经典一幕。

李云龙穿着一身包浆了的八路军军服,气得在屋子里转着。

赵刚知道自己此次没有拿到总攻,理亏,一只脚架在炕上,没有说话。

“你说你这会怎么开的,人家吃肉,让咱们独立团在后面傻站着?”

“什么预备队,还不是信不过咱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