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研究完成39(1 / 2)

陈怀民思忖片刻:“EP-3E目前进度缓慢,拆解工作最多40%。”

“不是拆不下来,而是我们对电子战认知空白,难以系统性理解。”

“需要拆一点,学一点。动作太快,反倒会分不清彼此之间联系组合。”

苏云点点头:“嗯,我知道了,时间比较紧啊。”

陈怀民疑惑:“什么比较紧?”

“没事。”苏云记得,从捕获EP-3E,到最后谈判,中间只有3个月。

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留给龙国的时间就只剩一个月了。

“工作吧。”事不宜迟,苏云决定直接干活。

陈怀民茫然点头,同时心里微微钦佩:“这就是干大事的人啊。”

“老师说过,每个做大事的人都精力充沛,行动力爆表,休息反而是折磨。”

“苏云真有这潜质……不,他都是国家实验室负责人了。”

“苏……工,厉害啊。”

陈怀民一抬头,对方已经走远了,他立刻呼喊跟上:“苏工,等我!”

……

很快,苏云就投入了战斗。

他先从已经拆解的部分了解,把这段时间搞懂的内容,做了个全面复盘。

“真精妙,全球定位系统也能玩出花。用卫星授时连接数据总线,使通信设备、传感器和处理机多端同步。”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更何况现在的米国如日中天。”

“这条线有意思,凹槽强化机身结构同时,还涂反射材料,增加系统效率,简直是工程学天才。”

“嗯,AN/AYR-1电子支援天线,全向覆盖,搜索距离至少500公里。”

苏云研究拆下来的组建,并对之前的资料进行了汇总。

不得不感慨,米国人还是有本事的。

这套电子战机就像艺术品,每一处都值得品味。

他很庆幸,在决定研究电子战机时,就立即得到了样品。

更庆幸的是,有程江海帮引介。

苏云对这位老师,还是很喜欢的。

自己虽然成为国家实验室负责人,权限比他大。

但程江海作为老前辈,对各路情况更了解。

若没有他打前哨,人民国防大学、云天实验室提供背景。

EP-3E的拆解是机密,苏云未必能知道这条信息。

毕竟这架飞机,也就在龙国待了几个月,窗口期极短。

苏云决心,一定要在这几个月内,把电子战技术研究个通透!

而陈怀民,也下定了决心,跟定苏云!

他跟在苏云身边,专心打辅助,负责记录和归拢资料。

陈怀民发现,苏云不是对现有信息的简单复述,而是在二次记录时,会附带上更多见解。

部分内容,拆解小组甚至未能弄明白。

苏云鼓捣几个小时,就把几百字的猜测概要,扩写成万字总结!

陈怀民甚至怀疑,苏云是不是有一本答案,才会给出如此毒辣、精妙的结论。

“追随苏工,肯定没错!”

他暗暗感慨,之前怎么看走了眼。

“那个谁,新来的,过来帮忙!”五天后,王世新带领团队,拆着一个蘑菇天线罩。

因为怕损伤内部组件,他发动了所有人。

看到还有人在外头,立刻命令。

陈怀民提醒:“苏工,王工那边有事。”

苏云检查着机械部分,头也不抬:“稍等。”

王世新表情不太高兴。

陈怀民一看,立刻打圆场:“我来,我来。”

可他脚步刚迈开,苏云就开口:“友敌干扰确认器的逻辑回路,在0.5到10GHz波段抵抗干扰,靠的是电磁衍射……”

陈怀民脚步顿住。

苏云没听到记录声,抬头恍然:“哦,王工那边忙,你去吧。”

“笔记放这,我自己弄就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