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楚狂接舆(2)607(1 / 2)

那楚狂见孔子等人上了车,哈哈大笑,随即高声吟唱道: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

此时孔子等人已离去百步之远,听得这歌声,孔子心中狂震,此歌寓意极深,哪是一个疯子所能作的?

楚狂居然将自己这个年已花甲的老年人喻为凤凰!

孔子细细咀嚼着楚狂的歌,众弟子也默默回味着楚狂的歌。学富五车的孔子及孔子一干弟子,谁都能听出这歌中所表达的意思。

为何你大德大志,却来到这衰败之处?未来不可期,往事不可追!

天下,唯有治之天下,圣人才可成就事业;无治之天下,圣人也只能得过且过!而在如今的时代,圣人也无非免遭刑辱而已。

幸福在哪里?轻比羽毛还不得!祸患如何避?重比大地还避不及。

尤其是后面,楚狂的歌简直就是直接劝说:不要在人前宣扬你的德行,不要人为地划出一条道路让人们去遵循,这真的很危险。

而最后,楚狂既是对孔子的劝言,又表达了自己的志向:遍地的荆棘,不妨碍我的方向!曲折的道路,不伤害我的双脚!

孔子不禁心动,他顾不得让颜刻调转车头,直接跳下车,向楚狂跑去。

见老人此状,众人大惊。仲由虽亦知天命年龄,身手却也矫健,立即跑上去扶住孔子,与孔子一起跑向楚狂。

楚狂歌毕,凝望了向自己跑来的孔子等人,哈哈大笑,然后转身而去。

孔子大声喊道:“先生请留步,丘甚感先生之言,欲求教先生,请先生不吝教之!”

楚狂不理,径自离去。

孔子见追之不及,长叹不已,突然向楚狂喊道:“先生,请告之以名,丘定以师事之。”

楚狂再次爽朗大笑,背向孔子挥了挥手,却未停步,亦未回复孔子之请。

无限遗憾上涌,孔子唏嘘不已。

仲由看着孔子若有所失的样子,心中不忍,劝孔子道:“此乃山野狂人也,夫子何必伤感?”

此时众人都围了上来,孔子仍眼望楚狂离去的方向,喃喃道:“高士也,高士也。”

一边说,一边朝楚狂远去的方向深施一礼,轻声道:“先生教诲,丘定认真思量。”

众弟子面面相觑,大家也不多言。谁也不曾想,此时的孔子,已然被楚狂的歌给震撼了!

在楚狂的歌里,孔子貌似看到了一个人的影子,那正是王都洛邑时曾指点过自己老子先生。

老子和楚狂,都用以物喻人的方式,在指点着自己。

后来,孔子终于从楚人那里得知,这位楚国狂士名为陆通,字接舆,乃楚国有名的隐士。

隐士陆通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本就是楚国王族同出一脉,其祖上乃楚人先祖陆终。

楚国的先祖就是传说中的祝融。祝融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职位,是三皇五帝时夏官火正的官名。

火正,即管火的,所以,在神仙系统里,祝融即火神的代名词。后来,就是老百姓家里供奉的灶神爷。

其实,祝融这个职位,在三皇五帝以来,掌管的是国家的兵马,相当于国防部长,后来演变为司马。

楚国的始祖祝融有一个儿子叫陆终,娶了鬼方国的公主。传说中的这位鬼方公主是一个光荣妈妈,她为陆终生了六个儿子,老大昆吾,老二参胡,老三彭祖,老四会人,老五曹姓,老六季连。

祝融共有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牟九姓。而陆终幼子季连正是芈姓。

季连有一个叫鬻熊的后人,这个鬻熊在商朝末年时到了西岐,因为才学渊博,被文王姬昌尊为老师。

鬻熊文武全材,在后来辅佐武王姬发在灭商建周中立下赫赫战功。大周王朝成立后,鬻熊被任命为首席火师,可惜不久便去世了。

但鬻熊在周王朝享有盛名,到了周成王时,因感念鬻熊的功劳,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子爵,封于楚国。从此,楚国走上了中国历史舞台。

而陆终后裔有人以陆为氏,这便是陆氏之渊源之一。陆通,正是陆终之后,依此排来,故也是楚国王族一脉。

但陆通眼看这个世界分崩离析,强食肉弱,故就对社会强烈不满。他毅然放弃在楚国的公族大夫之位,远离都市,与结发妻子寻山野而隐居。

陆通才华横溢,在楚国晓有名气,楚国官方多次寻访邀请陆通出仕。

但陆通夫妻崇尚自然,躬耕以食,决不从政当官。

为表达心意,陆通更是将头发剪去。在僧人尚未出现的春秋时期,削发意味着誓不入仕。

因为剃了头的人是不能入仕为官的。

而且,陆通平日里佯装狂士,是远近有名的“疯子”,总给人讲一些不着边际的事。

于是,人们总是称陆通为楚狂接舆。

陆通对孔子所吟唱的歌,成就了“接舆歌凤”典故。 这个典故被后世许多牛人引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