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孔子匡邑之难(4)547(1 / 2)

又过了一天,双方继续对峙着。</p>

偶尔有刚参加包围圈的匡人将石块投进茶馆,但很快被心思较为缜密年长者给喝斥阻拦。</p>

对峙而已,双方并未爆发群殴事件。</p>

但孔子等人开始着急了,因为茶馆里可吃的并不多。身上所带的干粮有一些,但这样坚持不了几天。</p>

邑宰大人怎么还不来?</p>

孔子等人也在焦急等待邑宰。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见了官,一切就好说了。</p>

到了第三天傍晚,邑宰大人没来,颜回来了。</p>

颜浊邹对孔子等人离卫很伤感,与颜回交流了很多时局意见,再热情为颜回设宴饯行,还留宿了一晚。</p>

到颜回告别颜浊邹赶到匡邑时,已是第三天傍晚了。</p>

进入匡邑东城门时,颜回看到了黑压压一群人围着茶馆。颜回挤身进去,很快就弄清了原因。</p>

颜回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虽然为老师被匡人围堵焦急,但他没有直接进入茶馆,而是混杂在人群中仔细思索着对策。</p>

邑宰迟迟不到,也许有客观原因,也许别有用心。</p>

此时卫国值得信任的人,也可能是唯一能够帮助老师脱困的,应该是颜浊邹。</p>

颜回不敢再作停留,他立即回帝丘,整整赶了一天一夜,终于将孔子在匡邑被围困一事对颜浊邹讲。</p>

颜浊邹大吃一惊,立即穿上朝服,亲率家丁,驾车往匡邑而去。</p>

已经第五天了,孔子等人已经断粮两天,要命的是,连茶馆里的水都所剩无几。</p>

仲由再也忍不住了,他真的很讨厌如此不讲理的匡人,咣地一声拔出剑来,真想冲出门去,却听孔子大声道:“子路,休得乱来!”</p>

端木赐也一把拉住仲由,道:“子路,匡人数以百计,你纵有万夫不挡之勇,又能耐之如何?一旦触即匡人,一涌而入,岂不是害了夫子?”</p>

仲由长叹一声,将剑掷于地上,恨恨道:“匡人无理,由忍无可忍矣。”</p>

孔子也轻叹一声,对众弟子道:“丘与匡人,前世无冤,今世无恨,今番遭遇,当是误会。若二三子挟勇相斗,无非加深误会而已。</p>

吾等修学,以仁为本,以礼待人,以乐化人,以此与阳虎之流有别。匡人一时误会,相信不多时,定然醒悟。”</p>

冉求皱着眉道:“老师此言,虽为至理明言,然被困五天,且已断炊,如此下去,如何是好?”</p>

孔子耐心道:“二三子难道相信礼乐会灭绝吗?上天是不会亡了礼乐的。</p>

既如此,吾等毕生研学礼乐推行礼教,上天怎么可能会亡了丘?今番遇难,正是彰显礼乐之时,何不以礼教而感化匡人?”</p>

言罢,孔子命人将古琴搬来,正襟危坐,轻手抚琴。</p>

仲由心急如焚,见孔子这个时候还玩弄风雅,忍不住对孔子道:“夫子,都什么时候了还装什么开心快乐弹琴?弹琴能脱困么?”</p>

孔子瞪了仲由一眼,喝斥道:“子路,亏汝跟了为师多年,还不知为师之意?二三子,一起过来,就让为师给大家讲讲道理。</p>

身处尧舜时代,天下无困穷之人,此并非因为人人皆智慧。身处桀纣时代,天下无通达之人,亦非因为人人皆愚钝。</p> 吾久历穷困而不通达,并非吾不努力摆脱,此乃时运不济也。时运不济时,遇难而上者为勇。</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