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鲁之大夫370(1 / 2)

鲁昭公听叔孙豹讲了一个关于子产拆墙的故事,对子产非常欣赏。</p>

做人就得做象子产这样的人,得有点性格,这才会让天下人尊重。</p>

但鲁昭公新君即位,手头最重要的工作当然是主持先君鲁襄公的丧事。</p>

现在鲁襄公已经下葬,一切都井井有条,鲁昭公对自已即位后主持的第一桩大事,非常满意。</p>

新君即位,按惯例,鲁国的执政卿大夫们要从各自分管的领域向国君汇报相关情况。</p>

主内的季孙宿向鲁昭公汇报了国内的基本情况,其中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孟氏家族宗主仲孙羯去世后,由其子玃继承宗主和爵位,即仲孙貜。</p>

仲孙羯死后得谥号为孝,后人称孟孝伯。当然,我们从此也要称呼他为孟孝伯。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孟孝伯此人。</p>

孟孝伯给我们的印象非常不好,主要就是于公元前549年阴谋策划了鲁国贤大夫臧孙纥冤案,迫使臧孙纥流亡。</p>

他担任孟氏家族宗主仅仅七年就去世,他的离去,没人感到惋惜。</p>

相比起父亲仲孙速来说,此人实在有辱门风。</p>

前面我们讲过,叔孙豹从檀渊盟会回来,因感叹晋国中军元帅赵武可能活不长久,就建议孟孝伯注意结交晋国卿大夫韩起。</p>

孟孝伯却不以为然,对叔孙豹道:“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p>

孟孝伯的意思就是“谁能不得过且过?早晨连晚上都顾及不上,还做这做那干什么?”</p>

这样的心态,使叔孙豹对他深为失望,所以正是孟孝伯不求上进、的碌碌之人的心态。</p>

叔孙豹对他的评价为松懈怠慢、不求上进、庸碌无为。</p>

看看人家是如何说的:</p>

“少壮功夫老始成。”</p>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p>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p>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p>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p>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梦为马、未来可期。”</p>

等等!</p>

真的想对孟孝伯说一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珍惜少年时!</p>

但幸亏,继任的孟氏家族宗主仲孙貜与他的爷爷孟庄子仲孙速一样,都是知耻而后勇的人,能改过自新,奋发图强,这才能打破“富贵不过三代”的魔咒,将孟氏家族香火给承继下去。</p>

如今,鲁国政坛上的主要人物除了鲁昭公,主要就是三桓宗主为首的卿大夫领导班子,即季孙宿、叔孙豹、仲孙貜三位卿大夫。</p>

卿大夫还有一位,即源于公室的子叔弓。</p>

应该要指明的一点,是此时曾经的臧氏家族,已经失去了卿大夫职位。</p>

曾经显赫一时的东门氏家族,自公孙归父被赶出鲁国后,兄弟子叔婴齐担任了宗主,但失去了卿位。</p>

由于整个春秋列国诸侯中,以婴齐为名的实在太多了,所以史料记载的这位子叔婴齐,因为排名老二,故书以仲婴齐。</p>

这个与鲁国的另外一名前卿大夫子叔婴齐是有区别的。</p> 仲婴齐所在的东门氏家族曾经在父亲东门襄仲即公子遂时代,杀嫡立庶,扶持了鲁宣公上位,深得当时鲁国国君鲁宣公信任,权倾朝野,把鲁国三桓牢牢踩在脚下。</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