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 2)

现在是我写完这部小说的第二天,窗外夜色深沉,我坐在电脑桌前想给我的第一本小说写点东西。

如果你刚读完这个故事,我建议你暂时别往下看了。

接下来的内容是我繁复的写作心路历程叙述,其中包含人物情节的说明和补充。看这样的内容,一定会影响你对这个故事的观感。因为有些东西在我脑海里是我的,被你看到后就完完全全是你的了。

至于什么时候来看呢?我其实也不太清楚。

或许是你读完一段时间后快要忘了,忽然恰好想了起来。或许是你觉得这个故事写的还算不错,有一天再读第二遍的时候顺带着看完这些话。

至少不会是刚读完的时候。

说起来写后记应该是创作中最轻松的时候,可我忽然有点不知道该从哪说起了。

随便说说吧,也许会显得混沌凌乱没有逻辑。

故事的灵感来源于一句话,女孩问如果有一天她不在我身边了,我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问题是几年前一个普通的傍晚说的,夹杂在许多日常闲聊中,那时我并没有太过思考这件事,回答也比较简单。

四月底的时候我又一次看《四月是你的谎言》这部动漫,忽然想到了这个问题,脑海中莫名有了纷杂凌乱的线条。

于是产生了最后一章那个梦幻般场景的雏形。

五月初的时候我开始码字,却不知道何从下笔,只好先试着描写当时自己身边的情形。

是的,我那时就坐在一个类似的黑暗潮湿寒冷的小房间里。

没有框架没有大纲,想到哪就写到哪,只有一个思路是不变的,那就是所有的内容都要指向最后那个相聚又分离的场景。

我磨磨唧唧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字,其实就是写了一个爱别离的故事——当你满心期待着你们的未来的时候,那个人忽然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

我每个白天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夜里顶着困意一点一点把整个故事写出来。

其中有几章写完后我甚至emo了一段时间,那几天我完全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自然也写不出任何东西了。

我试着强迫自己写下去,灌了不少啤酒,却一点效果都没有。

我那时才明白一个作者写悲剧是有多难熬了,读者看到的是呈现出来的东西,而更多压抑又悲伤的思绪都在作者的心里翻滚涌动。哪怕只能写出六七分的情绪,也要先把自己的心剖开,挖出深埋在心底的脆弱、忧郁,以及矫情。

可能是有点矫情吧,不过包含的所有情绪都代表着我的真诚。这诚然算不得什么珍宝,我却也不希望会被人当成没用的劈柴。

有人说一个文字工作者的第一个作品总是在写自己,我似乎也没逃脱出这句话。真实的部分七成来源于我的生活,虚构的地方百分之百与我无关。

至于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构,我想倒没必要讲了。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侍其不是我,我也不是侍其。很多时候我无法控制这个想象出来的人物,在情节慢慢推进的时候,许多想法和选择都是他自己做的。

说来也巧,当我把这个故事讲完的时候,今年的高考也将要结束了。他们会金榜题名,走向他们下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

而我的高考却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说说情节吧,其中有逻辑漏洞和魔幻现实的地方。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来是我笔力的粗糙,二来是幻想出来的东西有点难以自圆其说。

而我特意选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是为了框住信息量,很多事情侍其不知道,但就是忽如其来又莫名其妙地发生了。

这也代表着一种茫然,不论是宏大背景下的滚滚洪流还是生活中每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选择,都推着我们前进。

我们为此声嘶力竭,却无能为力。

我们对世界知之甚少,尤其在少年的时候。这时我们处在懵懂无知和豁然开朗的过渡阶段,我们去做一些当时自认为是对的事,后来回过头来发现好像很多都错了。

追溯的时候也许感觉有一种懊恼与悔恨,却无可奈何,仍旧继续被时代和生活推着向前。

不过那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爱过、恨过、热烈过、妥协过……这就是少年。

如果再来一次,你还是会做和当时同样的事情,不然就不是你了。

说说人物吧,如果用第三人称叙述出来,我想篇幅大概可以拓展到二十万字左右。因为其中有太多的人物故事没有详细地去描写,甚至单独拎出来任意两个人物,都能写出一本完整的小说来。

小姨和姨父、表哥和喜欢他的女孩、陆娅爷爷和他的老战友、她的爸爸妈妈……甚至一笔带过的那两个唱《第三人称》的男生。

他们在我的脑海里有了完整的故事,只是我没讲。

很多人在我的生活里都有原型,却又和他们不尽相同。

一方面某几个人照实写会被极度缩小范围,以至于影响到他们的现实生活,这是我万万不能做的;另一方面还是老生常谈的艺术加工,所以这些人物有了独立的灵魂,不依附于谁。

小魔女的原型不会超短裙旋风踢,纯粹是写第二章那天是炮姐生日,以此桥段向御坂美琴致以崇高的问候。

唐小堂的原型没有那么二了吧唧,他枪玩得好倒是真的。

季一冲原型现实中话很少,不过他确实心里有一个女孩,只是我不认识罢了。

路然原型不是舞蹈生,是学艺术的。

杨雨则是一些女生的集合,我不知道她们的内心想法,只能流于表面写一些她的具体行为。

对于杨雨我想再多说两句,因为最后一章完全没有提到她,所以我心怀歉疚。

这个女孩最大的悲剧性在于,她拼上了自己的生命想要保护侍其,可最终让侍其瞬间爆发的名字却是路然……

谈谈我在这个故事里写的不易察觉的内容吧。

戛然而止……

用了很多次这个词,故意的,好几处有其他的词替代但我放弃了,如同这个故事的戛然而止。路然到底在哪呢?故事结束了也没人知道,侍其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