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燕国夫人(1 / 2)

十五年前,梁度还不在信都,对当年的不甚了解,知道的也是人云亦云的道听途说。

但他却知道,信都有一人或许清楚内情,当年的县令,就是其人之侄,且道人就住在她府中,她也是信都唯一的勋贵-燕国夫人。

燕国夫人?

没听过!魏国夫人,韩国夫人,他们倒是知道。

梁度淡淡一笑,拱手回话:“二位不晓得也正常,毕竟时过境迁了。”

“说燕国夫人,二位听着陌生,但平高句丽、破百济、败吐蕃的燕国公-李谨行,总该是知道的吧!”

李谨行,靺鞨贵族,蓍国公突地稽之子。武德二年,尚在襁褓的李谨行,随父与部族一同归唐。贞观初,太宗赐氏李,突地稽镇守营州,李谨行与部族徙部居昌平。

燕国夫人的父亲,是突地稽的副将,二人同年,自小在一起长大,因出生于蕃将之家,自幼便受靺鞨尚武风气的熏染,因此深谙习军旅之事。

唐制:规定“凡三卫皆限年二十一以上。李谨行凭制,借以门荫入仕,由其“解褐”,即充任右武卫翊卫校尉时,刘夫人都跟在身旁。

有贤内助的辅佐,李谨行的仕途也是比较坦荡的,仅四十三岁,便从低阶武将跻身从三品大将之列。出色的军事能力、雄厚的家资,加之贤内助,使其成为稳定东北边疆的重要人物。

不管是在营州戍边,还是禁军为将,亦或者将兵出征,刘氏都不曾离开其左右。

咸亨元年,高丽民反唐统治,李谨行又以右领军大将军任燕山道行军总管,与高侃等率兵讨之,转战四年,得胜而归。

刘夫人亦从征高丽,守伐奴城,击退来兵,以功封燕国夫人。信都城东有一处庄园,乃是先帝赐给燕国夫妇疗养之所,瘟疫爆发时,夫妇正在此疗养。

李谨行和夫人,不仅慷慨解囊,捐钱捐粮,还热情的接待了听雨道人。瘟疫结束后没多久,李谨行病逝,自此刘夫人便一直住在信都。

武德年归唐?就算是孩子,现在也得有七八十岁了吧!

梁度答的很快:“今年七十九,再有一月便是八十整寿,乃我朝硕果仅存的巾帼英雄。”

呵呵,房顺摇头苦笑:“你倒是伶俐,记得很清楚啊!”

不伶俐还真不行,刘夫人有两个儿子,长子李思敬是营州副都督,次子李秀官至云麾将军,都是北疆大吏。他们这些地方官府,要是不能面面俱到,这碗饭怕是不好端了。

况且,燕国公府财大气粗,家童至数千,以财自雄,老夫人乐善好施,赶上天灾人祸,从来都是率先垂范,信都官府多有仰仗,必须得敬着点,想着点。

“梁县丞,你替本将送张拜帖去府,本将要拜访一下燕国夫人。”

梁度是说者无心,可房顺却是听者有意。燕国公府是何等的门第,那什么听雨道人能混到国公府去,又岂是寻常本事。

更巧的是,在那几个月后,李谨行便死了,他是怎么死,是因为这怪病没治好,还什么其他原因。

就算李谨行的死没有蹊跷,那燕国夫人既然与听雨道人相识,总能给他们提供一些线索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