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身陨!129(1 / 2)

又过月余,房顺率部抵达神都,朝廷以裴怀古等官,不失臣格,不坠帝国之威,圣人特遣张锡、韦安石、朱敬则三位宰相率百官出迎,在城中摆下流水席,让神都都看看,大周的苏武是何等模样。

至于房顺,则是由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王綝(王方庆)引之入宫觐见。在进宫的路上,王綝迈着四方步,与房顺谈着。

文能出使,不坠国威,武能靖边,保国安民。他对这个年轻人印象极好,冷静、睿智、善战,就这三点,足可以让他拥有更广阔的舞台。

千骑也好、内卫也罢,说到底都是酷吏衙门,实在不宜长久在这个位置上干下去。他呢,现在是政事堂的首脑之一,管军,也管狱,时下刑部还缺一位左侍郎,如果房顺愿意,他愿意向圣人举荐,让房顺出任,一年后扶正。

王綝呢,六十有七了,两鬓斑白,青春不在。在这个位置上,也干不了几年了,等他退下去了,以房顺所立的功劳,圣人面前的宠信,何愁不能位居宰相之位。

当然了,光有这些还不够,如果再有一份从龙之功,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哦!王相是为何人说项?”

这位书圣的后人,不仅书法是当世一绝,这拉壮丁的本事也是算到骨子里了,连他这种的酷吏都不放过?

由此也可见,储位之争已经白热化了,各方势力涌动,王方庆极力拉拢御前得信的臣工也不奇怪。

“庐陵王!”

哦,李显!这话,从王方庆嘴里说出来,就显得太合理了。他的父亲王弘直,与汉王元昌是好友,随后又做了荆王李元景的幕官。而王方庆本人,又是起家越王府参军,如果不是李贞作乱时,他在广州都督任上,怕是也一同问罪了。

琅琊王氏,世家大族,而王方庆这一支,从其祖父王褒开始,便与李氏皇族走的很近。作为李氏的老臣,他支持李显不足为奇。

“王相真是磊落,一点都不虚,与传闻一样,果然名副其实。”

王方庆也是来了兴致:“外人是怎么说我的?”

这个,房顺还真是道听途说,王方庆作广州都督时,南海岁有昆仑舶市外区琛琲,前都督路元睿冒取其货,舶酋不胜忿,杀之。方庆至,秋毫无所索。始,部中首领沓墨,民诣府诉,府曹素相饷谢,未尝治。

方庆约官属不得与交通,犯者痛论以法,境内清畏。议者谓治广未有如方庆者,号第一,下诏赐瑞锦、杂彩,以著善政。转洛州长史,封石泉县子。后累迁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王方庆的官箴,那绝对没得说,名声和能力,都是天下共知的。否则,凭着他如此推崇李氏,早让武氏兄弟给清理掉了。

“相爷,想听实话?”

“当然!”

房顺淡淡一笑:“末将,真可以考虑!”

哈哈.......,王方庆被房顺的幽默弄得捧腹大笑,这个年轻人虽然顶着酷吏的头衔,但却来俊臣、周兴、凤凰他们大有不同,难怪狄仁杰、王孝杰他们都那么喜欢他。

“先忠倒是生了个好儿子,老夫真是羡慕他啊!”

行至紫微殿前,见几个千牛卫正在杖择一位朱袍官员,更让人诧异的是魏王武承嗣亲自监刑!

走近前去,看到受刑之人竟然是银青光禄大夫-御史中丞-刘思诏,此时的刘思诏被打的,已经是进气多出气少了。

“住手!”

“本将叫你们住手,听到没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