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大沙利宛马24(1 / 2)

在这两次阻击战中,值得注意的是农合会的机动速度,

须知,机动速度快的军队才有主动权,而机动速度慢的军队只能被动挨打。

农合会的机动速度快的秘诀是一种马,

这种马叫作大沙利宛马,原产自西域,其耐性上佳,速度上佳,着实可以被称为西域之宝。

这种马的发现者是现在农科的科长钟春,当然,那时候的她还是一个小丫头片子,那个时候农合会也还并没有正式成立,她归在农帮下,每天和一群老的少的农帮子弟一起下田。

钟春对马的敏感来自于其死去的父亲,一个马倌钟伯乐,

因此,在某一次机缘巧合去到渝州城外一个庞大的交易市场时,钟春一眼就看上了那个角落里并不太起眼的大沙利宛马。

西域之马,以汗血为佳,其皮毛滑润油丽,其身姿高大魁梧,世人皆知其名而慕之,因此价格水涨船高,

大沙利宛马却相反,它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很丑,比如那坑坑洼洼的皮肤,比如那矮个儿的身子,比如那不太像马的头。

当时农帮负责的,其实不仅仅是种地,牲畜的养殖和优选也在干,当然包括马的养殖和优选,

因为那时候,李星云,已经在为农合会的建立做准备了。

却说钟春发现了这种大沙利宛马以后,立即上报了她当时的上级于长武,

于长武收到这个消息以后,非常重视,又写信飞鸽传书,这封信隔天就到了当时农帮的总管事阿大的手中。

而与此同时,于长武当机立断,和钟春再加上几个得力的农帮子弟,再往渝州城外那处交易市场,将那大沙利宛马买了下来。

至第三天,李唤才赶了过来,其身后跟着一位相马的大师傅,

大师傅围绕着大沙利宛马转了几圈,这里摸摸那里瞧瞧,又亲自翻身骑上去,围绕着马场跑了几圈,

半个时辰后从马上下来时,抚摸着大沙利宛马的那张丑脸,赞叹道,“好马,真是好马!”

事情得到了确认,钟春和于长武的功劳记下不谈,

只说阿大,飞速的给李星云发去了传书,第二天收到回信:“令:调农帮、匠帮、回春堂下有底子、够忠诚的青少年学徒,组成试训队,以示成效。”

于是接下来半个月,马术老师陆续到位了,接着各学徒也到位了,再接着,小批量的大沙利宛马在金钱的作用下,运到了农帮的马场。

又过了半个月,在农帮和匠帮的斜向对角处,一个临时的训练营建成了,其地势不小,与农帮匠帮呈犄角之势,彼此守卫。

这个临时的训练营由阿大亲自管理,这也是后来军部的雏形。

在训练营建立了小半年以后,李星云亲自带队,前来考察,其身后跟着李唤、阿大、阿二以及各农帮匠帮的核心人员。

李星云来时,给了这批训练营的学徒一个任务——剿灭渝州城外大杨山上的一伙流寇。

这伙流寇在大杨山有两处窝点,第一处在山下,四面平坦,极适合骑兵攻击;第二处在山上,山势险峻,只能下马攀沿而上,

所以李星云给出的考验实际上有两个,第一个是考验大沙利宛马的真实水平及训练营的人马配合水平;第二个是考验训练营这些学徒的实战能力。

当时,训练营的学徒们接到命令时都是有点懵的,命令上写着:自由发挥,击破大杨山贼寇两处窝点。

而后他们发现,原训练营最高指挥阿大摇身一变,变作了考官了,

因此,当务之急是先选出一个领导者来。

这些少男少女们,在彼时还没有完成彻底的新式教育,因此还秉承着一个古老的观点,即由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演变而来——强者支配。

由此,一场简单的擂台赛开始了,

该擂台的规则是没有规则,所有的人在一个院子里面,任何人都是对手,直到战到最后一人,

途中,想退出者可以随时退出,一旁的阿大也在随时准备救人,毕竟年轻人的拳头总是没轻没重的,如果击中要害,是有概率会死人的。

这场战斗持续了几个时辰,到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全身汗水脸上发白的少年人,在他胜利的时候,他咧开了嘴,骄傲的看着阿大笑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