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甄姜赠剑50(1 / 2)

代郡,隶属幽州刺史部,位于幽州最西端,西与并州雁门郡接壤,南与冀州中山国相接,境内多是高山大川,沟谷盆地.......

而常山真定距代郡治所高柳城更是有千里之遥,其间高山峻岭,江河沟谷数之不尽。

第三天,赵云等人进入中山国毋极县境内,这时,也到了和甄姜分别的时候。

在这里,已经能够看到滋水东岸耸立的毋极城,而毋极城正是中山甄氏的大本营,城中闻讯甄姜归来的甄氏族人,招呼奴仆摆渡相迎。

滋水岸边,甄姜缓缓走下马车,带着侍女琪儿走向赵云。

江风习习,拨动了甄姜的发丝,荡起了衣袂,宛若出尘仙子一般,清丽脱俗。

赵云看得有些出神。

甄姜倾城一笑,最近她已经习惯赵云时不时望着她发呆的样子,这种感觉..真好!

“赵太守!”

闻声,赵云尴尬地笑了。

甄姜从身后侍女手中接过一个六尺长盒,盒子非常古朴,盒上饰有图案,但可能因时间的原因,已经模糊不清。

甄姜将长盒赠向赵云,俏脸含笑,轻启贝齿道:“去年,小女子偶得此剑,据说是上古之剑,有道是宝剑赠英雄,临别之际赠予太守!”

“谢甄姑娘赠剑!”

赵云没有矫情,拱手接过长盒。

甄姜不舍的目光,在赵云脸上停了一会儿,学着男儿的样子,拱手作别道:“赵太守保重!”

“保重!”

赵云抱着怀里剑匣亦拱手作别;此刻,他的心里空落落的,他很想回赠一样东西给甄姜,可惜他手上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同时他也很想邀请甄姜去北疆,但是理智告诉他,这根本不可能!

“女陶朱姐姐保重!”

泪花在赵雨明眸中打转,她上前挽着甄姜的手,依依不舍道:“我会想你的!”

“我也会想你!”

甄姜又偷偷看了赵云一眼,她好似想到了什么,精致的脸庞少了许离别的伤感,对赵雨微笑道:“小雨,说不定哪天我会来看你哦!”

“真的吗?”赵雨很惊喜。

甄姜肯定地点了点头,她在一众商队护卫簇拥中乘船向对岸驶去。

目送甄姜离去,赵云与妹妹赵雨,领着百余精骑呼啸北去........

一日后,赵云追上了提前动身的三千余人。

赶路是艰辛的,也是异常乏味的,何况队伍中还夹杂两千多老弱妇孺,队伍北行的速度非常缓慢,一天也就走二三十里路,特别是越往北走,山就越多,道路就更崎岖..更难走..

十日后,扶老携幼的队伍,终于到达了常山关下。

常山关又名鸱之塞;战国时期,赵国日益强大逐渐对外扩张,中山国为了延续国祚,在此依山伴水之间修筑了鸱之塞,企图挡住赵国的兵锋,可在绝对的实力压制之下,一座险塞根本无法挽救一个国家的命运。

汉时,鸱之塞改名常山关,也就是后来明朝的倒马关,与幽州的居庸关、紫荆关合称内三关。

来到常山关前,关门紧闭,赵云正要派人上前查探,十多米高的关城上却突然冒出一支头裹黄巾密密麻麻的黄巾军。

所有人大吃一惊,慌忙后退至一箭之地外。

赵云完全没想到,在这必经之路上,居然盘踞着一伙黄巾余孽!

看到高险的关城,以及密密麻麻的黄巾贼,赵云剑眉微蹙,强攻肯定不行,身边三千余人中,除掉老弱妇孺满打满算也就六百来人,强攻这样的险关,根本毫无胜算。

赵云暗道:冀州虽然是黄巾起义闹得最凶的地方,可作为冀州最北端的中山国,却是黄巾军势力最薄弱的地方,也是被破坏最小的郡国,这也是当初中山国派遣五千郡国兵支援常山的原因。

关上这支黄巾余孽应该在两千人以上,而常山关作为飞狐陉南段重要关口,是贯连南北的要地,这么重要的地方被黄巾余孽占据,中山相张纯会答应吗?

而且张纯也不是无能之辈,他应该非常清楚常山关的重要性,肯定不会这么放任不管,那么就说明这支黄巾余孽是刚刚占据这里,使得南边治所卢奴城的张纯,还没有反应过来!

想到这里,赵云打算先等两天看,他可不愿折损手下一兵一卒,还是等中山相张纯来解决吧!反正也走了这么多天,休整一下也好!

于是,赵云下令在关城三里外的地方驻扎下来。

他选这个距离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看能不能将关上的黄巾余孽引出来!

因为三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就是眨眼间的距离,以他的勇武加上一百悍骑,他有九成把握在关门打开时趁机抢下关门,只要关门一破,再加上麾下五百军士,必破常山关。

另一边,常山关内。 矮陀螺刘石瘫软在关城上好想大哭一场,冤家路窄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