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开始有大动作453(2 / 2)

只是,历史进程走到春秋中期,列国开始搞“集中化”的操作,不管是步战兵还是战车兵,普通士兵的近战兵器基本是戈,只有少量的矛兵、盾兵和殳兵。

以前是楼令没有那个资本去搞特殊兵种。

现在嘛?楼氏的积累已经足够,可以让楼令来建设特色兵种了。

“可是,魏氏不是……”楼小白说到这里停下来。

晋国有一个家族一直在探索重步兵的路线,这个家族便是魏氏。他们却是还在探索阶段,没有拿得出手的成品。

“魏氏没有卿位,他们也没有公示自己的成果。”楼令在这种事情上不需要对自己的儿子藏着掖着,说道:“现在正是加入探索的最佳时机。”

楼小白一听就懂了。

不知道家族近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楼武则不懂。

近来,楼氏与魏氏的亲密度正在快速增加,双方互相之间的容忍度恰是最高的时候。

如果之前楼氏加入到对重步兵建设的探索,鉴于楼氏与魏氏的关系本就不正常,一定会让魏氏采取很激烈的动作。

因为楼令主动为魏颗释放善意,再加上两人回国之后,两个家族的互动增加,神经也就不至于那么敏感,乃至于可以有为了走得更近互相合作的可能。

胸甲款式的铁甲,它显得圆滑滚滚,一看就能够看出预留了很大,足够有再穿两层甲的空间。

就是这样圆滑滚滚,看似有一个大肚腩,造型方面比较不好看。

了解甲胄发展历史的人,他们看到实物就能够知道,类似的甲胄在欧罗巴极多。

要说楼令设计的款式与欧罗巴那边有什么不同,集中在其余配件以扎甲款式,并非是很大片的部件了。

在防具的选择上,只有傻子会去追求造型,真正要穿的人只看实际的防护力。

要是能够做到美观与防御力并重,自然是不用多说了。

楼令走到了第二个架子,上面挂着的是一套札甲了。

札甲也会留有间隔空间,只是预留的空间比胸甲小许多。

另外,哪怕是扎甲也有许多款式,例如札片甲,以长方形金属片钻孔再由绳索固定在皮革之上(东汉之前的款式);将甲片一片片折叠,密集形式构成防护力鱼鳞甲(隋唐盛行的款式);甲片同样以折叠方式串起来,只是藏在衣服之内的布面甲(明清时期的主流)。

楼令站在第二套甲胄前面,说道:“我在思考是用这一种,还是那一种给步战兵大肆列装。”

第二套甲胄,它便是春秋战国一直流行到隋唐时期的札甲种类,有一定的防护力,造价以及制造工时却不是太长。

第三套则是在明清时期称为主流的布面甲。

仅以美观程度看来,排序分别是布面甲、札甲、胸甲。

楼小白非常懂行地说道:“对比重量、灵活度、防御力与维护成本,可以选出来。父亲是有什么顾虑吗?”

还真的有顾虑!

讲事实就是,布面甲制造起来最简单,成本也远低于胸甲或扎甲。

非常要命的事情在于,布面甲的甲片是在布料之下,一旦有士兵偷偷将甲片拆掉,仅从外观是看不出来的。

甲胄是用来保障士兵有更大的存活率,为什么会有士兵偷偷将甲片拆掉?这个问题,问得跟“何不食肉糜”差不多了。

明清时期就经常出现士兵偷偷拆掉布面甲之内甲片的事情,他们将偷偷拆下来的甲片拿去卖钱了。

楼氏要是大肆列装甲胄,由家族来进行提供,等同于明清时期由国家下发。

尽管知道穿在身上能够保命,可是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情。

不是自己的玩意,很多人不会去爱惜。

能够拿公家的玩意去卖钱或用在私家的用途,相当多的人会占这个便宜。

楼氏已经大量在使用铁质农具,不要怀疑甲胄下发之后,会不会有人偷偷拆掉甲胄的甲片,拿去熔了打造农具。压根就是一定会有人会那么干!

“定期回收检查,没有用吗?”楼武问道。

楼令心想:“明清时期的庙堂也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干的。一样刹不住下面的人,偷偷拆掉甲片的风气。”

仓库里面有些闷,楼令带着两个儿子来到户外。

“重步兵配给的武器是长矛。”楼令看向楼武,说道:“你的兄长会挑选一批人,初步拟定数量为五百,届时你负责督导。”

楼武之前受到的教育集中在军事方面,其中包括了练兵一项,里面有重步兵科目。

只是,楼武有学习过相关的知识,以前却是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

“我不会让父亲失望的!”楼武说得信心满满。

楼小白不由多看了楼武几眼。

表现得有信心,总比还没有真正做事先心虚好。

楼令抬头挠了挠头,略微迟疑地说道:“先列装布面甲,第一批规模定为一千五百。”

想来,春秋时代的人,不会像明清时期的人那般狡猾与大胆吧?

其实,那也是楼令计算成本,选择了对家族负担最小的一个选项。

“小白。”楼令看着楼小白,说道:“挑人你来,训练也交给你。”

楼小白可不能表现得迟疑,答应下来且做出保证,一定会把部队训练好。

“父亲,国中有什么变化,我们需要这般动作?”楼小白觉得自己应该知道。

楼令抬头看天,悠悠地说道:“未来的几年,乃至于一二十年或更久的时间,战争会越来越频繁。我们的士兵可不能像其他家族那般随意被消耗在连绵战争之中,只能在列装防具上下功夫,力图减少伤亡,积累出更多的老兵。”

那么,楼氏的重步兵就不会只有五百,列装其余甲胄的士兵也不会定格在一千五,必定是逐年增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