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来到了收获的时刻410(1 / 2)

“敌军偏师覆灭了?”栾书也是刚刚才接到战报。</p>

主战场与局部战场开启交战的时间一前一后,主战场开打的时间还要早局部战场四五天。</p>

栾书环顾了一群同僚一圈,赞叹道:“中军尉不愧是名将啊!”</p>

事实上,他们所处的位置之所以叫主战场,只是因为晋军和秦军的主力都在这一边,要是以两个战场的参战部队而论,真不好说哪边才是主战场。</p>

之前有提到过一点,哪里有最为重视的目标,不以参战人数多寡区分,主要目标在哪里,当地便是主战场。</p>

韩厥却是皱眉,说道:“太快分出胜负了。”</p>

郤至冷笑了一声,说道:“让你们加快节奏,你们偏偏要慢慢来。”</p>

那么就是说,主战场这边的晋军一直在跟敌军玩耍,并未真正去用过力?这种说法充满了假设性质,一定不能够当成结论。</p>

韩厥那样说,怕的事情是对面敌军得知偏师被消灭之后,认清交战态势的走向选择撤退。</p>

而郤至笃定一点,要是他们肯认真来打这一场战役,压根不用耍什么花招就可以将敌军摁在地上摩擦。</p>

要知道一点,晋国这一次可是动员了四个满编军团,哪怕上军去了南部没有实际参战,西征的仍有三个满编军团。</p>

所以,即便没有那些盟友,仅是晋军的参战部队就多达十一万两千五百,数量方面比秦军和白翟人加起来少,质量或许也没有胜过太多,依旧能够轻易获取胜利。</p>

说晋军的质量也许没有比秦军、白翟人好到哪去,主要原因是晋国动员太多的“羡”了。</p>

“中军尉确实是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啊。”栾书说道。</p>

他们当然认定可以击败对面的敌军,甚至认为只要认真可以很快击败,之所以不那么做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包括想要勾引一下南边的楚国。</p>

之前,栾书有派使者南下去楚国都城,目的当然是缓和与楚国的关系。</p>

只能说,楚国那边对晋国释放的善意非常平淡。</p>

比较诡异的事情是,哪怕楚国君臣看上去凶恶,近两年楚国却是不再主动北上了。</p>

也许并不是诡异?根本原因在于楚国被吴国敲了一记闷棍。</p>

另外,前几年晋军可是在楚国的家门口灭掉了沈国一次,心态膨胀阶段的楚国君臣自然不肯吞下那份委屈。</p>

栾书在自己的案几上翻找文牍,一边说道:“中军尉除了送来战报,还进行了一个请示。”</p>

众人看着栾书翻找文牍,没有提问楼令的请示是什么。</p>

栾书找到了要找的文牍,示意自己的随从给几位卿大夫传阅。</p>

文牍上面的内容归纳起来很简单,楼令认为秦国几乎倾巢出动,有鉴于秦国一再对晋国不宣而战,好几次还在晋国无差别进行屠戮,应该给予一次大教训。</p>

所以了,楼令先请示战胜敌军偏师的部队是回到主战场参战,还是趁秦国腹地空虚进去破坏一番,报以前秦军在晋国大肆杀戮的仇。</p>

“中军尉统帅列国的军队去报我们的仇?”邯郸旃的存在感很低,他这一次不知道被戳中了什么笑点,说完忍不住笑出声来。</p>

郤至斜视邯郸旃,说道:“有什么可笑的地方?”</p>

邯郸旃可不想跟郤至起冲突,正色说道:“我们的仇,该由我们自己来报。”</p>

栾书插话,问道:“新军将的意见是,拒绝中军尉率军突袭秦国腹地?”</p>

邯郸旃赶紧摇头,说道:“旃并非这个意思,只是……”,他一时半会找不到什么其它的理由。</p>

晋人的仇当然该由自己去报。</p>

只不过,战役的进展是主战场根本不需要援军,战胜敌军的偏师确实很适合用来突袭秦国腹地,不合适的地方在于偏师的列国军队太多了。</p>

邯郸氏现在别说是得罪卿位家族,他们现在谁都不敢得罪。</p>

当前,邯郸旃最害怕的就是被算后账,很努力想要跟某个有卿位的家族联姻,屡次试探都遭到拒绝,打定主意辞去卿位后猫在“邯郸”彻底不动弹,装死到大家遗忘邯郸氏背弃了大宗赵氏。</p>

由于赵武还没有得到时机坐上卿位的关系,致使邯郸旃只能一直显眼。关于这一点,邯郸旃时常感到如锋芒在背。</p>

邯郸旃当然知道彻底死掉的赵氏,对邯郸氏来说才是最好的赵氏,关键问题在于邯郸氏没有胆子去杀赵武,更不敢对看似虚弱的赵氏用兵。</p>

“别废话了。”郤至看上去没有多少耐心,说道:“要么答应令的请求;不然就调回列国的军队,选派新的部队给令,让他去突袭秦国腹地。”</p>

总之就是,郤至赞同突袭秦国的腹地。</p>

旬庚笑呵呵地说道:“我家可以抽调部队给令,想来魏氏很愿意参与突袭秦国腹地。”</p>

那就是有举足轻重的两位卿大夫赞同突袭秦国腹地了。</p>

不对,旬庚赞同的话,能够视为智罃必然不会反对。</p>

算起来的话,就是有三名卿大夫愿意接纳楼令突袭秦国腹地的建议。</p>

不算在南边统兵的士燮与郤锜,在场的卿大夫也就六名,有半数持赞同态度,还有一个注定不敢站队的邯郸旃,只看栾书和韩厥的态度了。</p>

以旬氏跟栾氏的关系,讲道理就是栾书不能无视旬庚的态度。</p>

栾书也就看向韩厥,问道:“下军将以为呢?”</p>

韩厥想了想,说道:“临时抽调部队不可取。”</p>

哪怕两支部队的距离不遥远,战时状态哪能说调兵就调兵?要是被敌军抓住空子来一次狠的,可真的就是要笑死天下人了。</p>

郤至一听可就不爽了。</p>

韩厥都不用看郤至,明确知道说那句话会让郤至不爽,解释道:“尽管敌军已经无法反扑,调兵却是会让他们有安然撤退的机会。”</p>

“想来,中军尉有自己的考虑,才选择统率列国的军队去突袭秦国腹地。”韩厥环视众人一圈,说道:“看来,只有允准中军尉的请求了。”</p>

大家都能看出韩厥怂了,以至于绕来绕去讲那些挽尊的话。</p>

“可惜了。”栾书先低语一句,随后问众人,道:“这样决定了?”</p>

能够看出栾书有其它的想法,只是碍于旬氏和郤氏的态度,没有其余人明确反对,不得不进行妥协。</p>

郤至没有好脸色地问道:“中军将所说的可惜,是什么意思?”</p>

栾书反问道:“注定获得胜利的突袭,列国要占大便宜。”</p>

这个说法让郤至愣了一下,颔首说道:“确实是便宜他们了。”</p>

情况摆明就是那样。</p>

秦国的主力出征,不说腹地空虚,其它地方也空虚得很,选择这个时候杀进去不会遭遇到强有力的抵抗。</p> 智罃揶揄说道:“幸好秦国很穷。”</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