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现场教学407(2 / 2)

事实上,能够分辨出这种道理的人,他们不一定真的就有明确的目标,可以找到真正想要针对的目标。

比如说,没有打起来之前,或是打起来之后,怎么去分辨哪一支敌军才是精锐,其实就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

这一次晋国高层很好辨认自己的首要目标,总之盯着秦军的主力就可以,反而人多势众的白翟一方属于次级目标。

那是晋国多数高层的看法。

楼令有自己的需要,比如想要获得更多的战俘,仅以他的私人立场而论,白翟就是首要目标了。

“白翟很不经打,我们是不是可以寻机灭掉?”楼小白指的是,今次交战过后,白翟不免会元气大伤,楼氏邀请几个家族行动,有那个能力将白翟这个势力从地图上抹去。

楼令反问道:“消灭或赶跑白翟人之后呢?”

看看战场上白翟人的表现。

在行军姿态期间,多数白翟人会骑乘马匹或牛代步,抵达战场却是会徒步而战。

那种状态之下,白翟人的增援速度很快,奈何他们硬扛的实力太差,哪怕是占据两倍人数优势的情况下,仍旧会被齐军摁在地上摩擦。

“骑马步兵的使用方式倒是正确了。我是不是也搞一批这样的快速反应部队?”楼令认为自家并不缺马匹,挑选出两千来匹难度不大。

楼小白在仔细思考楼令刚才的问题。

对啊,想要赶跑白翟人并不是难度太大,晋国为什么允许白翟人一直栖息在大河以西呢?

这种问题并不难想出答案,无非就是晋国看不上白翟栖息的那一片区域。

那么有一个衍生出来的问题,晋国能够把白翟人赶得远远的,晋人不去经营那一片土地,肯定会有新的势力补充进去。换上的新势力要是不好对付,晋人赶跑白翟人岂不是变成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了吗?

楼令有问过几名卿大夫,得到的答案或许没有那般明确,意思则是跟上面差不多。

当前的晋国高层缺乏继续开拓的热情,他们只想快点消化击败赤狄之后占领的土地,使之有所产出。

“我们是不是有意无意在阻止狐氏向大河以西扩张?”楼小白问得比较突然。

正在观察战争态势的楼令却是没有时间来多说,抬手向前一挥。

早就在等待指令的楼氏三个“旅”,他们得到指令之后,战车缓速移动起来打头,后面跟随着本部的步兵,一块向前进发。

战车肯定需要一个起步的步骤,不可能说一下子就飙起来,一般就是三四十米的加速,再以一种相对的缓速移动,需要的时候再全速冲锋。

由于战车构造的问题,当前的战车速度最快也就三十迈,更多纯粹徒增颠覆的风险,后面的士兵也很难紧紧跟随。

楼令与楼小白的这一乘战车自然也在向前,只不过并非处在队列的最前端,位处在第二梯队。

这一支楼氏的晋军,他们的行军姿态为“品”字形态。

事实也是那般,哪有在战场上以一字长蛇的方式推进的呢?

他们途经一个战场,当地是郑军正在与白翟人交战。

其实,只要有楼氏的一个“旅”在途经期间侧击白翟人的右翼,一定会让这边的白翟人乱起来,使得郑军获得击溃白翟人的机会。

只不过,楼令没有选择那样做。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趁敌军被纠缠住,找到机会直接袭击敌军的营盘,不是为了帮助某个局部的友军,去打赢那边的局部交战。”楼令尽可能地向楼小白解释自己的每一个选项,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又是因为什么那样选。

楼小白不停点头。

他们从一个又一个局部战场穿梭而过,期间肯定有敌军会想要进行拦截,只是那些敌军都自应不暇了,哪有余力来拦截楼令的本部。

楼令为了今天,足足运营了半个月。

所以,真的不是楼令临时起意,只能说是计划之内。

“让斥候散出去,截击任何想要回去通风报信的信使。”楼令只是在重复这一道指令。

要说当前谁家的斥候最专业,无疑是楼氏的斥候了。

没有太特殊的原因,诸夏列国还处在古典战争时代,不太忌惮被偷袭,自然也就不用刻意培养斥候。

楼氏的斥候都会骑马,不少也能够做到在马背上射箭,确实很适合用来拦截信使。

只是,楼令对斥候很爱惜,通常不会给斥候下达交战指令。

敌军的营盘已经近在眼前。

等楼令能够看到敌军营寨,其实营盘内的秦人或白翟人也就能够看到进逼而来的晋军。

可能是身处营寨内的秦人或白翟人没有收到相关汇报,他们更加没有料到晋军会直接袭击己方的营寨,察觉到突然出现的晋军向着营寨直冲而来,瞬间营地内就乱了起来。

那种乱指的是,不知道该做什么的人乱跑乱窜,指挥层手忙脚乱布置防御。

事先没有相关准备。

事到临头才想临时发挥?

个人的话,也许是问题不大。

涉及到群体,看到的就是平时的训练成果了。

其实,哪怕是有做准备,晋军都出现在视野范围之内,代表着给予他们用来做反应的时间不会太多。

“父亲,敌军出营了!”

“他们之中有聪明人。”

确实有秦军和白翟人在紧急出营,一出去就直接冲向晋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