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晋国的优点之一339(2 / 2)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又有一支队伍要出城。

“中军尉?”楼令看到祁奚,看出祁奚将不乐意和不开心完全表现在脸上。

祁奚很勉强地对楼令笑了笑,说道:“老夫将去‘洛邑’谒见天子,还请司马开门。”

不开玩笑,楼令当时听成“芝麻开门”了,一瞬间给愣在当场。

“司马?”祁奚本就很不爽,快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皱眉问道:“有问题吗?”

楼令回过神来,直接下令开门。

心情极差的祁奚压根不想多客套,行礼回到车驾就走了。

“奇怪……”楼令知道事先的其中一个猜测正确,也就是栾氏那一支队伍不是要前往‘洛邑’。他摸着下巴脑子里进行琢磨:“这个时候,栾书派自己的家臣离开宫城,摆明一副要远行的架势,不怕我知道,也不怕其余卿大夫知情,干什么事情去呢?”

通知周天子关于晋君獳薨逝的事情轮不到一个家臣去做。

这一次,晋国不是出动卿大夫前往“洛邑”进行禀告,讲实话就是打破以前的规则了。

而晋君獳薨逝的事情一样要通知众诸侯,前往通知的人身份倒是不用太高,临时任命一些使者也便是了。

是的,就是使者,而非使节。

承认是分封国之一的诸侯,麾下没有资格任命或自称为使节。那是周天子目前独享的权力。

楼令继续在城门处等了差不多两个时辰,一波又一波的队伍从宫城内出去,他们就是负责前往列国通知众诸侯的队伍了。

“楚国那边也派人过去了……”楼令人在城门处,每一波人的目的地是哪里都清楚。

哪怕没少交战,互相在争夺天下霸主的宝座,一旦有哪一方的国君薨逝,晋国和楚国都会进行通知,算是礼节的一部分。

现在,晋国与楚国的定位比较复杂。

在当前,没有了列国承认的天下霸主,有的只是中原霸主晋国与南方霸主楚国。

那是晋国在近几年南征北讨打出来的局面,尤其是在楚国的家门口灭了沈国一次。

另外,东南一隅出现了一个挑战楚国南方霸主地位的吴国,偏偏楚国与吴国交战之后,双方都宣称自己获得了胜利,极大打击了楚国的威望。

从局势来看,对于晋国或楚国来讲,无疑是到了关键的时刻。

结果在这个时候,晋君獳给薨逝,楚国那边似乎也内部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

那样一看,关于天下霸主的“争夺赛”将出现比较大的变数!

局势可能有两种,要么是晋国与楚国趁对方抽不出手搞一波大的,不然就是双方趁这个机会消停一下下?

楼令重新来到停放梓宫的区域,进去之后目光扫视了一圈,里面的多数人在发呆,极少数低声哭泣。

没有了太多人的嚎哭声,倒是不用耳膜忍受震荡了。

仍旧在哭泣的人,看着以晋君獳的女人居多。她们确确实实要为自己的将来感到担心,尤其是没有生下一男半女的那些女人。

要知道,晋国哪怕是摒弃了殉葬,不再动辄让大批人陪葬,一些旧有习俗还是被保持了下来,其中就包括让国君无所出的女人殉葬。

晋国这样已经算很好了!

在鲁国,一旦有大人物死掉,动辄就几十、数百、上千人被殉葬,一般是身份越高殉葬的人越多。

其余诸侯国也保留着殉葬的制度,再怎么克制都要一大批活人被关进墓室被饿死、渴死、憋死。

楼令来到众卿大夫的附近。

那些卿大夫正在低声交流,话题正是关于什么人殉葬。

“一应礼器、玉器早有准备,只是陪殉……”栾书说着看向梓宫边上的众人,面无表情地继续说道:“任凭自愿?”

不开玩笑,还是有人愿意主动殉葬的。

那也是诸侯展现个人魅力的时刻,愿意主动殉葬的人越多,代表薨逝的诸侯越得人心。

可是,那样一搞,很难免会出现攀比。

毕竟,活着的诸侯能够得到爱戴,诸侯薨逝又是另一番情况了,不对吗?

所以了,自愿的话,必定会出现“被自愿”的情况,一切出发点就是维持住诸侯的面子。

栾书说得自愿,很认真来讲就是真的自愿,不会去强迫任何人。

这多少带点私人恩怨在内,再来就是体现晋国的仁慈之风了。

郤锜颔首道:“那就全凭自愿。”

其余卿大夫先面面相觑,随后一个个默不吭声。

在陪葬品方面,每一位诸侯都会事先进行准备,要不要逾越则是看为诸侯举行葬礼的臣子有没有那个胆子了。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周礼》将一切规定得清清楚楚外加明明白白,凡是出现多余的陪葬品都叫逾越。

周王室力量充足的时候,没有诸侯敢于有任何逾越,一旦有诸侯逾越,可不止周王室会出兵惩戒,还会喊上一大群想要分肉的诸侯。

等于说,因为周王室的强大,诸侯承受不起逾越之后需要承担的代价。

周天子东迁之后,诸侯在下葬期间出现逾越的例子可不少,看就看有多少诸侯要分肉。没有带头大哥或是愿意出兵的诸侯少,周王室对出现逾越的诸侯都要装聋作哑,原因当然是闹起来会让周王室丢面子。

栾书像是才看到楼令,说道:“司马,孟姬还是没有过来?”

话说,孟姬有没有过来,关楼令什么事啊?

只不过,由于楼令成了赵武的老师之一,孟姬没有出现,还真的就关楼令一些事了。

之前,楼令巡视宫城期间,其实到了“下宫”有派人去知会孟姬,只是进去的人被赶出来了。

当时的孟姬正在发疯,手里有什么砸什么,嘴巴不断发出尖锐的叫骂。

明确知道孟姬正在发疯的楼令,他该是脑子多么不好才愿意自己进去?

既然栾书问起?

楼令自然是要有所回应,也就说道:“翁主短时间内恐怕不会过来。”

至于“下宫”那边在当前是什么戏目?楼令虽然知情,说却是不会说的。

楼令真要说出来,不止孟姬要承担严重后果,众卿大夫要不要处理都将成为一件棘手的事情。

在楼令给出答案之后,几个卿大夫对他露出笑容,只是卿大夫们很快又将笑容收敛起来。

很明显,他们知道“下宫”那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没人愿意谈起,更不想在这个时候追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