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出征,出征165(2 / 2)

楼令向孙林父致意问候。

孙林父爽朗笑了几声,说道:“现在的天下第二,老夫可是耳闻已久啊。”

楼令不适合谦虚,只是脸上挂着笑容,没有再多话,让出空间让旬庚与孙林父继续社交。

其实,孙林父年纪并不大,大约是与旬庚年龄相仿。

年纪轻轻却是能够成为卿大夫?这种事情在春秋时代一点都不稀奇,因为看得是血统。

孙林父是卫武公的儿子,也就是卫国公子的出身,击败一众兄弟获得高位属于理所当然。

“征召戎人的事情,顺利吗?”旬庚问道。

孙林父一脸纠结地说道:“他们已经答应出兵,只是……很难不出乱子。”

什么戎人?

卫国边上有一个戎国,这个国家就是戎人建立起来的。

站在一旁的楼令心里比较意外,想道:“秦国因为交好白翟被各种非议,庙堂高官不知道吗?”

旬庚与孙林父继续交谈,逐渐让楼令听懂是怎么回事。

那个戎国仿照诸夏制度立国,他们很愿意融合进诸夏体系,只是很久很久得不到接纳。

这种事情也就发生在春秋,换作是战国以及以后的朝代,朝廷诸公听到有异族主动要内附,会视为难得的政绩,有困难也会解决困难,再接纳想投靠的异族,随之又在史书上大写大写。

尽管旬庚和孙林父说得比较隐晦,楼令还是品味出要拉戎人当炮灰的内核。

这个还是跟晋国没有全面恢复元气有关,不想或担忧再与齐国的战争中流太多血,示意卫国拉上戎国,出什么不良后续也是由卫国背锅,反正晋国是不认的。

晋国的上军在“孟津”附近驻扎,直至中军到来,合兵之后再继续向东。

大军来到卫国都城“帝丘”的郊外,四名卿大夫入城拜谒卫君遫,其余人自然是在城外等待了。

“那些就是戎人了?”楼令看着约两里外的营盘,仅是从穿着真看不出那些是戎人。

郑丘缓这位郤氏的家臣看出楼令感到惊奇,说道:“与夷无误,已华夏之。”

大多数夷人残存实力已经主动融合进入诸夏体系,当前只有各种狄最跳,倒是盛极一时的戎各种躺平。

目前还没有出生的孔夫子有说过一句话,叫: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然而,孔夫子其实很多话是总结了先辈与同时代那些人,并不是他没有说就不存在相同的理念。

楼令看到的戎人,他们的穿着已经完全诸夏化,同时也进行了束发。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从晋国出逃的狐氏,他们从服装到发型却是狄人化了。

那些戎人正在训练,看步车协同还有些像模像样。

“这是铁了心要融入诸夏,并且得到某诸侯国的支持了啊?”楼令心想。

那可是步车协同,要花很大的成本来制作战车不提,没有某诸侯国派贵族去培训,真不是自己搞就能够玩得明白。

要知道一点,即便是二十世纪的二次世界大战就已经出现步坦协同作战,问题是进入二十一世纪能够玩得转步坦协同作战的国家依旧没有几个。

楼令以为教戎国的是卫国,却不知道其实是晋国干的事情。

而晋国这么做有深层用意,并没有明面上那么简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