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163(2 / 2)

在逗孩子的楼令想到了一些事情,自己平时跟阿娇的互动远比跟三个媵多得多,她们却是无比的安分,没有过任何的抱怨或诉求。</p>

这要归于娘家的教育,她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所有反抗命运的思想全部被封锁了。</p>

公不公平之类?那要看是在什么时代,社会背景又是什么模样。</p>

说贵族家的庶出女不幸吧?她们比绝大多数的人生活更优异,乃至于陪嫁成为媵也能继续过着优质的生活,与之相比的绝大多数女性连固定人生伴侣都没有,别说是过上一天好日子了。</p>

可是要说幸运,一些能够嫁给“士”阶层的贵族庶出女,她们一样能够成为一个家庭的主母,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儿女,只是生活质量又会下降。</p>

楼令大多数时间待在家中,接受一些亲朋好友的道贺,再多多陪伴妻儿子女,秋收期间也没有回去封地。</p>

这不是楼令不重视生产,主要是一家主母刚分娩,尤其秋收之后就要出征。</p>

很多产妇会出现情绪化,丈夫要是有空多陪伴总是没错,楼令不止对阿娇这般,三位媵也是得到相同的待遇。</p>

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仅是楼令在陪伴三位媵的时候,需要花心思哄一哄阿娇罢了。</p>

一个月后,楼令出城检阅自家的私军。</p>

老楼家来了一个满编“旅”的部队,楼令一阵检阅下来,心想:“可算是像模像样了。”</p>

在一年前,甭管楼令能够征召出多少部队,反正就是部队连武器都未能配齐。</p>

现下,老楼家的私军只有一些“士”配上了木甲,全员却是有了武器。</p>

“你们辛苦了。”楼令说的是楼鱼、楼黑豚、敖、楼冰。</p>

几人行礼,异口同声道:“为家主效劳乃是本份。”</p>

这一次楼令没有回去主持秋收以及征召,其实就是对家族的一次考验。</p>

秋收或征召都没有出现需要楼令亲自解决的麻烦,预示着老楼家已经成为一个正常的家族,不用家主凡事亲为了。</p>

当前的楼令并不奢望自家私军有多么精锐,不在战场上出现什么问题便好。</p>

底蕴就摆在那里,不是吗?</p>

另外一点,老楼家的膨胀速度太快,能够初步使得家族内部出现归属感就已经很不错,哪能奢望过多嘛。</p>

楼令心想:“只有我地位越来越高,名下的‘士’和‘徒’看到更多希望,再有一些人获得实际好处,他们才会增加归属感,出现明显的向心力。”</p>

遑论人之初性本善亦或本恶,反正趋利是人的天性。</p>

所以了,知道那一点的楼令,他需要的是在创造利益的同时,愿意进行合理的分享,再在名下各阶层的精神领域上有所建树。</p>

事实就是那样,仅用利益团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没有意识到的人,活着的时候要面临各种内乱,死了之后势力也就土崩瓦解掉了。</p>

最大的例子便是亚历山大大帝,他创造了横跨亚欧非的帝国,死后帝国立刻四崩五裂。</p>

“令。”</p>

楼令听到招呼转身看去,看到的是自己的舅哥智罃,不由心想:“忍了一个多月,忍不住了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