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在路上144(2 / 2)

“郑国的粮食大多被宋人购买。”

“农田被一众封君切割再来回争夺。”

“这样的郑国,才是应该有的郑国啊。”

楼令跟郤克交谈的次数很少,屡屡离得位置够近,能够听到郤克的一次次感慨。

的确,一个内乱不止,并且有产粮就大肆向外出售的郑国,才是晋国的好邻居。

这样的邻居一看就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不会对邻居造成实际的威胁。

当前的郑国与楚国结盟,因为这么一件事情,晋国还出兵进行过攻打(前595年)。

晋国在攻打郑国之后,郑国一度解除了与楚国的盟约,转而跟晋国结盟。

可是,晋军从郑国战场撤退之后,郑国又对晋国悖盟,转头重新与楚国进行结盟。

所以了,郤克路过郑国,怎么可能给郑国君臣什么好脸色?更不可能去“新郑”拜谒郑君坚了。

郤克走到了郑国与宋国的边境,刻意让驭手稍作停歇,回望郑国的土地,对周边众人说道:“什么时候再领兵来让郑国屈服!”

众人听了发出一阵“哈哈哈”的大笑,一个个压根没有将郑国放在眼中。

那一刻,楼令明确判定郑国很快就要倒霉。

不因为别的,单单郤克是晋国的中军将,又说了那么一句话。

宋国当然知道晋国使节团的消息,他们也派人在边境进行迎接,只不过郤克婉拒了去“商丘”的建议。

“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我实在不适合前去拜谒宋公啊。”郤克对前来迎接的华耦说道。

这个华耦担任宋国的司马一职。

晋国的司马被弱化,其余列国的司马却仍旧位高权重。

不过,因为宋国是殷商后裔之国的关系,宋国的制度与多数姬姓列国并不相同,他们的文官第一人称右师,武官第一人称左师。

宋国在去年对楚国进行了屈服,他们当前是楚国的盟友之一。

“这样子啊……”华耦看上去比较失望。

如果郤克愿意去“商丘”拜谒宋君鲍的话,代表着晋国要对楚国展开反攻了。

郤克不愿意去拜谒宋君鲍,说明晋国现在根本不想刺激楚国,免得在晋国没有准备充分的状态下,与楚国再次爆发大战。

宋国根本不想当楚国的盟友,原因是楚国曾经的盟友一个个遭到楚国的吞并。

所以,宋国君臣对晋军南下很是望眼欲穿,时时刻刻都在期盼着。

郤克需要给宋国抵抗楚国的信心,临别之际对华耦说道:“请转告宋公,那一天不会太遥远。”

只是,郤克心里很清楚一点,不把中原区域的列国重新揍得屈服,晋军根本不会南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