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难怪贵族必须生俘124(2 / 2)

凡事讲究规则……,至少表面上讲究的鲁国,作为季孙行父嫡子的季孙宿懂得怎么挑选礼物,反正就是不能太隆重,再也就是不能太掉份,讲究的就是一个合适。

所以,季孙宿准备的礼物是一张好弓,再加上几匹绸缎和数十匹布。

什么情况,出门还携带绸缎以及布匹的?这完全就是废话了。

布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和粮食作为最为保值的货币之一,尤其是在战乱的时代,布匹和粮食可比铜钱有用得多。

季孙宿带着人来找楼令,一再答应才找到了营区附近,有人前去请见,得到的回复是楼令正在接见楚国司马子反。

子反其实也刚到不久,现下正与楼令面对面坐着聊天。

没错,两人一开始谁也没有提起潘党这个俘虏,先聊互相之间眼中的彼此国家印象,免不得要交流风土人情,到了要互相告辞之前才会提起正事。

因为这样的流程,古时候负责谈判的双方,某些时候能够成为朋友,即便是国家与立场各不相同,后来成为莫逆之交也是屡见不鲜。

“既然季氏世子前来,不如喊来一块畅聊?”子反跟楼令聊下来,发现楼令这人竟然很健谈,尽管缺少了一些贵族的常识和礼仪,相处起来觉得还算愉快。

作为俘虏的潘党就坐在旁边,只不过全程一声不吭,偶尔才会听到“呕”的一声又硬生生忍住。

潘党不吭声的理由太简单,较量的时候被重击了脑袋,不止脑子痛又昏沉,人也是犯晕想吐。

出现那种症状,估计是脑震荡了?

楼令自然没有意见,也就让楼鱼出去请季孙宿过来了。

史书上记载的三桓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当代人却不会那么称呼,只是取第一个字而已,如子反刚才对季孙宿,喊的就是季宿。

季孙宿过来看到的是子反与楼令交谈甚欢的场面,想则是没有多想,互相见礼之后先听了一小会,随后加入交谈。

国家是国家,个人是个人,国仇不等于私仇,当前讲究的便是这样。

所以,总是能够看到战场上打死打死,一旦到了私人场合却是又能把酒言欢。

一直到晋君獳派人过来召唤楼令,气氛才出现变化。

子反坐正,先“咳咳”了两声,脸上的笑意也收敛起来,说道:“玉璧一块,玉石一箱,黄金十斤,绸缎五十匹,其余布匹八百。不知道令大夫满意吗?”

就是黄金,不是黄铜。

楚国很早就在开采黄金,也进行了一些储备,只是没有当作货币,用作一些衣服或皿具的点缀上。

楼令迟疑了一下下,问道:“可以换成各类粮食吗?”

倒不是楼令还没有资格持有玉璧或黄金之类,主要是那些玩意到了手里,后面也会换成粮食。

子反很直接地摇头,说道:“便是那些东西了。”

开什么玩笑呢?那些东西换成粮食,知道是多少吗?再从楚国运到晋国的北部,当他们傻啊!

楼令则是以为楚国不愿意给晋国粮食,点头答应下来,随后转头看向季孙宿,一副“你是过来干嘛的”的表情。

季孙宿却是心中发苦,尽管子反是为了赎人,问题是开出那种价码,搞得他准备的礼物很拿不出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