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算好事,还是坏事?68(2 / 2)

那么,即便是有一些落魄的人,他们掌握知识与一些实际管理技能,凭什么要接受楼令的招揽,来跟老楼家在吃苦中进行发展奋斗,不是去一些大家族寻找更好的机会?

受限于家臣再怎么样都是家臣的关系,真的没有多少人愿意愿意去玩什么“苦尽甘来”,期间耗费的时间足够长,再来就是未来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在楼令进驻城池之后的第七天,派出去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他们带回了几个村庄拥有一定话语权的人。

“我去的村庄,人口数量约两百,可耕作农田约一千八百亩。”

“我这边好一些,人口约四百,农田应该达到三千七百亩。”

“我……”

楼令听着汇报,脑子里进行累加计算,慢慢也就有一些谱了。

根据一系列的探查与统计,留在“平陵”本地的人口约是一千八,现成可耕作的农田约有九千亩。

讲实话,以那样的人口,只有九千亩可耕作农田根本就不够。

这一点,楼令见了被召唤过来的当地人,看到他们一个个脸黄肌瘦,哪能不知道本地出产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呢。

“主人,不是我们不想开垦,主要是……”黑兔后面的话没敢往下说。

楼令理解。

要是属于各个贵族的封地,贵族为了自己的家族发展,他们一定是极尽所能将可以利用的资源给用上,才不会丢在一边不做利用。

吃公家饭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只是替谁代管,尤其是做好了或做坏了都一样,反正就是混日子而已,怎么可能用心……或者有主动做事的意愿?

“现在还真的没有考绩这一回事……”楼令所知道是无论国家或是家族,真的没有考绩那么一回事。

在国家层面,有再强的能力都比不上血统。

在家族的层面,其实也是血缘优先。

因此,不是一开始就追随初代诸侯外出拼搏的人,基本上没有出头的机会,哪怕是机会来了多数人都是把握不住。

那是大环境所决定,不由个别几个位高权重的人想改变所能够改变。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掌握话语权的人,他们压根就不想去变,个别想改变的人所能做到也太少。

那样一来,只有大环境出现变化,例如随着各诸侯面临不变则亡的情况,到那个时候才会出现频繁打破常规的事情发生。

“湖泊是国君的‘专利’之一吗?还是只有河系算啊。”楼令认为自己需要搞清楚这一点。

短时间内开垦出足够多的农田属于不可能,只有持续投入人力与资源经年累月做去。

在“平陵”的南面有一个大湖泊,楼令来时特地去考察了一番,里面的鱼多到了泛滥的程度,不利用起来简直就是一种天大的浪费。

“先打探清楚,要是湖泊也算……,怪不得我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了。”楼令就不信谁都严格遵守‘领主权利’这种玩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