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魏氏的应对492(1 / 2)

魏颗知道为什么一进来会被众人盯着自己看,尽管内心羞愧又气愤,一点不敢将情绪表现出来,绷着脸走到楼令旁边的空座坐下。

大帐内开始出现“嗡嗡”声。这是太多人在低声说话才会出现的声音,他们在聊一些什么话题,不用猜也能够想得出来。

郤至瞥了魏颗一眼,没有压低声音对楼令说道:“你怎么应对?”

指的是魏锜在楼令指挥的编制之下,发生任何情况都跟楼令脱不开关系。

楼令同样没有压低声音,说道:“确实有我的责任,只是……”,拉了一个尾音,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才继续往下说道:“战场上发生什么事情,事先没有人能够猜到。我相信魏锜并不是瞄准楚君射箭,一定是一件意外。”

要不然能怎么说?

将魏锜射瞎楚君审一事,晋国高层已经私下讨论过,一致决定咬死是一场意外。

现在郤至拿出来说,大概是没有过脑子。

楼令再次强调,无非就是说给不知道决议的人听。

魏颗没有参加高层会议,听到楼令那样讲,情绪的波动很大,一度控制不住脸部的表情。

白天的时候,魏相有找过楼令。

时间过去了约有三个时辰,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楼令对着祁午招了招手,等人过来问道:“魏相有过来吗?”

祁午目前没有具体官职,平时会跟在晋君寿曼身边。

公族很多二代都是祁午这种情况,他们没有正式的官职,每一年都有不少二代来跟随在晋君寿曼身边。

不止是晋国是那样,列国都是这种情况。

硬要定义,当前二代的这种行为,大概就是类如西汉时期的郎官,进行陪玩的同时也是充当护卫,期望君主玩开心了给个一官半职。

魏颗扭头看了一下楼令,视线转移到祁午身上。

在那期间,楼令更多的注意力是在魏颗身上。

“看魏颗的反应,好像不知道魏相找过我啊?”楼令从魏颗刚才的表情进行判断。

刚刚,魏颗听楼令说起魏相露出疑惑加惊讶的表情,看着像是不知道魏相找过楼令求助,更不知道魏相试图谒见晋君寿曼。

那么就是,魏相作为魏锜的儿子,私下展开的行动?

要知道魏相当前可是晋国的第一才子。

这个“第一才子”不光是指文学造诣,还包括嘴皮子相当厉害。

而魏相一趟出使秦国,早就将一身才华表现出来。他所写的《绝秦书》还会成为日后两个势力开战的檄文范本。

楼令就不得不想道:“魏相没有跟魏颗沟通,是知道魏氏一定会放弃魏锜的这一脉了?”

大家族嘛,到了该抛出弃子的时刻,什么时候见过犹豫了?

魏相是魏锜的儿子,不出意外会继承魏锜的一切。

然而,现在不正是出现了意外吗?

说魏相冷血或什么都好,他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不是为魏锜所作所为收尾,保住他们这一脉的利益才是关键。

那么,魏相不事先与魏颗沟通,自己尝试去做一些事情,变得能够理解了。

“你们关系好成这样了?”郤至在调侃楼令光明正大将祁午招呼过来问话。

“你还能不知道怎么回事?”楼令反问。

郤至“哈哈”笑了几声,说道:“该知道的都知道啊。”

站在一旁的祁午负责陪笑。

楼氏与祁氏有协议不是什么秘密。

目前楼令担任中军尉,而祁氏有三代人担任中军尉,在春秋时代一个家族有几代人担任那个官职,官职普遍会成为一种世袭现象。

这种世袭当然不是君主承诺,完全是那个家族有实力保证职位仍旧属于自家。

一个家族那么干,其余家族当然进行效仿,可不一下子变成了一种人人知道的潜规则了吗?

楼令与祁奚有过表态,哪天楼令不再任职中军尉,会推荐祁午接任。这便是楼氏与祁氏的协议。

因为有这一个协议的存在,楼氏与祁氏已经变成盟友,还是祁氏需要楼氏这个盟友的关系。

祁午还指望楼令能够遵守诺言,哪怕可能涉及到了国君的隐秘,还是低声说说道:“魏相前来求见,没有得到君上的谒见。”

楼令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魏颗控制不住脸色一变。

魏相请求谒见晋君寿曼被拒绝?容不得魏颗不多想,心里不害怕。

“君上已经知道魏锜的事情。”祁午算是一不做二不休,讲完重新回到晋君寿曼身侧站立。

他俩的互动自然是落在一些旁人的眼中。

当前时代打听与国君有关的事情,讲实话不算什么忌讳。

其实,国君一直会借宠臣的口,向外传播一些话,通常是来表达自己的一些不满,暗示臣子悠着点。

“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拒绝接见魏相?国君不像是一个能玩权谋的人,是谁在给国君支招?”楼令不由用眼睛扫视那些宠臣。

心情本就糟糕的魏颗,得知那个消息之后,心态变得更为忐忑,脑子也有些乱了。

郤至问魏颗,道:“魏锜的遗体要回来了吗?”

两人并不连座,中间隔着一个楼令的座位呢。

魏颗赶紧收敛心神,摇头说道:“只要回了一些血肉和衣物碎片。”

当时有十多人对弥留之际的魏锜挥动利刃,很直接将人给碎尸万段,哪还有成人形的遗体。

郤至愣了一下,说道:“楚国君臣真是有礼了。”

这一句话带着讽刺意味,只不过并非讽刺楚国君臣。

魏颗苦笑了几声。

在这个“君权神圣”的时代攻击一国之君,遭到攻击且瞎了一只眼的楚君审还愿意奉还魏锜部分血肉与衣物,任是谁都要称赞楚君审够大度了。

不管魏氏想要要回魏锜遗体的举动有什么内涵,反正楚君审的大度更加衬托出魏锜的无礼。

“中军尉。”魏颗有了什么决断,慎重地对楼令行礼,请求道:“明日出战,请允许我家自成一部。”

听到这个请求,楼令沉吟了一下下,应道:“可以。”

难道魏氏要独自发起复仇?绝对不是的。

魏锜以“臣”的对楚君审这位“君”动手,便是犯了大忌。

事实上,便是再小的国家,一样受到“君权神圣”的保护。

原历史上的“麻遂之战”中,曹君被秦军的流矢射杀,事后秦国处死了当时射箭的所有人,还对曹国进行了赔礼道歉。

正在向胡化道路狂奔的秦国都那样,死的还是小国曹国的一国之君。

晋国是中原霸主,一些事项上当然要更注意。

这个也是晋国取得霸权之后,对外越来越文明的原因之一。

魏颗对楼令提出请求,周边几个人听得他们“呵呵”冷笑两声,看魏颗的目光多少有些不善。

他们为什么是这般举动?反正明天就会知道了。

“不知道楚军会不会请求休战。”楼令低声说道。

郤至接话,说道:“现在还没有派使者过来通知,该是不会了。”

众人的话题开始引入今天交战的得失。

魏氏的魏锜干了那种脑抽的事情,时不时有人拿出来鞭挞,搞得魏颗一再做出无地自容的举动。

更多的话题集中在损失了多少,大概取得多少战果。

一应说出来的伤亡都是一种猜测,暂时做不得数,只有战后统计才会是真实的数据。

根据郤至的说法,新军伤亡了一万五千左右,阵亡人数约是三千。

中行偃自己猜测,上军伤亡三万以上,阵亡不会低于五千。

在中行偃说出那些猜测之后,惹得郤锜不断灌酒。

要说这一场战役进行到目前为止哪一个家族伤亡最大,没有疑问就是一再主动扛线的郤氏了。

栾书或士燮没有加入话题,他俩自行嘀嘀咕咕不知道在交流什么事情。

这两个位高权重的大臣还能交流什么,一定是跟魏锜有关,讨论怎么来减轻后续的影响。

他们可能连怎么处置魏氏都在商讨范围之内,两个人先取得态度上的共识,再引入其余卿大夫加入讨论,最终拿出一个决议。

作为一国之君的晋寿曼干脆醉得躺在榻上呼呼大睡。

一场交战从白天打到黑夜,又从黑夜打到白天,总共历时两个白昼和一个夜晚,晋军和楚军的多数人基本上没有合过眼。

栾书安排好值岗,站起来说道:“各自回去吧。”

众人行礼,三三两两退出军帐。

楼令回到自家的营地,召唤来两个儿子。

“楚君没大碍了吧?”楼令问刚刚回来的楼小白。

先前,楼小白不是带着医匠去了楚军营寨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