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20(1 / 2)

当年参与的刺客已经被尽数诛杀,牵连的朝臣也都被革职查办,涉及甚广,一时间整个前朝后宫都陷入变乱,人人自危,各方势力面临重新洗牌。

赵政坐在章台宫的主位上,这里是他的先祖奠定大秦基业的地方,大秦版图的扩张、势力的壮大、贤臣名将的涌入,都在这里被见证。

这些年,朝政大事都是先王旧臣所掌,后宫由华阳太后操控,名义上的秦王在夹缝中成长,培植自己的势力,小心地平衡各方,静待时机。楚庄王蛰伏三年,才终于一鸣惊人,自己需要的只是时间,赵政心里想。

子方消失之后,他封锁了消息,但暗地里一直在寻找子方的下落,甚至令各国密探查找,可是都没有找到。赵政不知道自己如何冷静下来安排这一切,多年来对杀人凶手毕恭毕敬,终于才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将其一举击倒。

但是无论当年的参与者如何伏法,子方却回不来了,他就那样消失在自己眼前,什么都没有留下。他每每从噩梦中醒来,梦见子方回来却又消失,醒来后双手什么都抓不到,只有黑暗和空虚。

他实在对子方知之甚少。

虽然对外宣称子方已死,但之前和子方有联系的人,卫厘、李信甚至吕不韦都来过问过具体情况,他们似乎都不相信子方会这样轻易死去,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凭空消失,除了卫厘怀疑他囚禁了子方,不惜犯上质问他之外,其他人似乎也都慢慢接受了事实。毕竟无论多么强大的人,终归是会死的。

不过赵政也意外得知了子方的其他事情。

据吕不韦说,子方刚到他府上时,管家以为他是个哑巴,不会说话,结果有一天子方突然开口说话,和赵国官话别无二致,后来到韩国、魏国行商,子方也跟着,他也能迅速学会其他国家的语言甚至文字,虽然三晋之地差异不大,但这也足够令人惊奇;卫厘说,子方当时不知怎地误以为他要刺杀还是质子的先王,两三招就把自己打趴下了,但子方只有不到自己肩膀那么高;最让他惊讶和疑惑不已的是李信所说,他似乎也是过了许久才接受子方已经不在了这个事实,向他揭露了当年榆次一战的部分真相——子方没有参与战斗,只是抵抗,并救了李信和一小部分士兵,他为什么这样做?又为什么那么执着要让先王降罪?

知道的越多,子方的形象反倒越模糊,越发让人看不真切。

直到他发现了那封书信。

子方入宫为藏书室书吏后,一直深居简出,待在藏书室内。

赵政原以为子方至少会写一些东西,虽然不至于写书立传,这么多藏书,就算只是整理也需要记录和分类,然而什么都没有,一根竹简或者一片帛书都不存在。他曾居住的地方也简单至极,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只有几件备用的衣服。

赵政在那里久久驻留,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坐在案台上,打开一卷案上的竹简,却发现了里面夹着的一封信,墨迹早就已经干透:

殿下,我是子方,在大秦将近三年,受恩于您,万分感念,但是我要离开了。就像您可能猜测过的,我来自遥远的地方,也算是所谓的世外之地,所以我看上去也和这里的人有些差异。大秦地广物博,国君善治,若我为大秦子民,也会心甘情愿为之驱驰。希望我的离开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还请您代我向卫厘告别。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离开,曾答应您的果脯,或许也无法应诺,现将制作方法书于此处,聊以补救——

话未尽而断,应是还没写完,子方一向很少出错,这帛书上却遍布涂抹之迹,可见十分纠结。

这封离别信简短到有些无情。

子方早就知道自己会离开,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赵政攥着帛书,反复看着,想要从那一笔一画中看出更多东西,但什么都没有了。子方到最后也不肯告诉他实情,影影绰绰地遮掩,不知道从那里来,也不知道到哪里去。

可终究斯人已逝。

夜凉如水,年轻的秦王仍在章台宫伏案不倦,没有一个宫人敢上前惊扰。

赵政继位以来,夜以继日、焚膏继晷更胜先王,虽然年少,且大政在国相手中,他也未曾怠惰。再过几年行过加冠礼,作为秦王当政柄权就再也无人能够置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