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此马超非彼马超(1 / 2)

大唐贞观八年冬。

收起今日帮人代写书信的润笔费,马超为今日赚到了糊口的二十多个铜板感到欣慰。

毕竟这是他穿越到大唐后赚取到的第一笔收入,也是他人生当中第一次依靠自己双手获得的报酬。

尽管是少的可怜的二十多个铜板,依然让马超稍微有些兴奋。

此马超而非彼马超,况且现在是唐代而非三国。

是的,此马超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

此马超本名就叫马超,原是一位才上岗不久的小学老师。

马超工作的学校有九个班级十五名学生。

没错,班级齐全、学生不足。

这是一所处于华夏西部山区农村的护林子弟学校。

方圆百里仅此一个村庄、一所学校,学校也仅仅一位老师。

马超大学本科毕业后,并未留在城市里工作,而是回到了山村老家。

马超回到家中顶替了父亲的角色,当起了学校唯一的老师。

然而,马超在一次从县城返回的路上,摩托车意外跌落到了悬崖下面的河流内,马超因撞击昏迷,最后溺水而亡。

马超灵魂并未死,没错,他穿越啦!

马超魂穿的到的这个村庄也叫马家庄,巧合。

更巧合的是,马超魂穿的这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同样叫马超。

马家庄位于长安以北,距离长安很近,不足二十里。

马家庄的人都姓马,只有二十多户、一百多口。

马超家是村子里面最富裕的。

因为他的家中有十亩田地,而别的村民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只能做隔壁村地主家的佃户。

马超的老爹是个大唐军队中百夫长。

但是他的老爹却在五年前战死在了疆场。

他的母亲问讯后也因此病逝。

好在靠着朝廷的抚恤以及村子里的相亲们帮衬,马超健康地长到了十三岁。

刚刚穿越而来的马超有些不知所措。

对于他这个从小接受科学观的教育、始终信仰唯物主义的青年来说,难以相信真的会发生穿越的事情!

然而穿越的事实就在眼前,想通后,马超很快接受了现实。

既然来到了古代唐朝的这个时期,马超也只能接受现实。

看着家徒四壁、无依无靠的今世身份,马超有点遗憾。

他知道,他要生存,就只能依靠自己。

“哎…穿越就穿越吧,为何不是穿越到三国时期的马超…”

马超忍不住感慨!

感慨归感慨,不过马超心中明白:三国是乱世,,如今的贞观是盛世……

俗话说“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

马超又庆幸自己穿越的不是三国而是大唐。

对于唐朝,马超还是了解一些的,毕竟他前世的工作便是老师。

“该找个什么样的谋生手段呢?”

马超暗自思量……

暂时不需要太多本钱的好像就一个方法——帮人写信。

马超心中有了规划,第二日就只身来到了大唐的国都长安城。

马家庄距离长安城并不算远,只有二十多里路。

这点路程对于自幼锻炼的马超来说小事一桩,即使慢跑也就是一个时辰的路程。

马超打听好了长安城的方向,怀揣笔墨竹签以及一囊清水和两个窝窝头就直奔长安城而去。

马超这是第一次进入长安。

不过作为穿越者,马超并未对这座雄伟的都城有多少敬畏。

长安城的两大繁华区域便是西市和东市。

而两市的区别在于西市的平民百姓多一些,东市达官贵人多一些。

这也就导致东西两市的富贵繁华有着不小的差别。

马超自西门进的长安,距离西市近,自然先是去了西市,之后便又去了东市。

参观完东西两市后,马超的心中有了计划。

眼前的首要任务是赚取一些钱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马超重新回到西市后,便在街道一旁的空地上选了一块稍微干净一点的地面。

马超把自己的笔墨取出来放到一旁。

又把自己准备好的布条挂在了捡来的一根细棍上,布条上书写六个个大字——代写书信一文。

马超之所以选择在西市摆摊,是考虑到西市乃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的聚集地。

这里识字的人是少数,代写书信自然选择在这里。

然而过了将近一个时辰,马超竟然没有接到一位顾客。

马超很诧异,怎么会这样呢?

马超稍微思索了下,意识到了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代写书信喽…一文钱一次。”

马超开始当众吆喝招揽生意。

正如马超预料的那样,生意来了。

顾客大多是贩夫走卒,用的竹签传递,内容不多,所以写起来很快。

也许是一文钱确实不贵,还赠送一只竹签,客人断断续续还挺多。

半天的时间,马超赚取了他在大唐的第一笔财富——二十五文钱。

马超早早收摊后,直接赶往粮店用十二文钱购买了一斗大米,又在街边菜贩处买了一文的两颗白萝卜、一文钱的葱、三文钱的半只鸡。

此时已经是后半晌,马超需要在天黑前赶回马家庄。

雪路并不好走,一番艰辛过后,马超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马超的家院子挺大,足足有十亩,不过过房子只有三间。

马超有些纳闷,这么大的宅院,若是用来耕种也可以养活好几口人吧,不明白老爹为何留着这么大的院子闲置。

稍微休息了下,马超接着来到了厨房。

马超先是蒸了一锅米饭,接着是一锅萝卜炖鸡块。

饭菜做好后,马超端着来到了村正马大爷家。

马大爷对马超一直照顾有加,马超懂得知恩图报。

“马大爷、大娘,不要这么早休息了,赶紧起来吃饭了…”

大唐的这个时期是很多百姓都是没有晚饭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