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寻找真相95(1 / 2)

(二百一十)

就在超强农家乐生意持续红火如火如荼的时候,作为带头人的强超却打起了另外一个“盘算”:两条腿走路,再成立一家专门负责全村土地经营的集约经营公司!

强超是这样想的:农家乐经营得再好,毕竟体量有限,而且没有扩大经营的可能性,因为二桥只有一座,短时间内滨江政府也不可能再建造一座新桥,从而就没有了复制农家乐公司成功的机会。而与此同时,几乎都是洗脚上田来农家乐公司上班的广大村民们,无不心挂两头,一边按部就班地在农家乐上着班,一边还要担心着自己仅剩的三亩五分田地,时不时还要偷空去“收拾”一番,遇收割季节还不得不请个三五天的长假来对付。

饶是这样,“脚踏两只船”的村民纷纷地将自己的田地种得不成样子,从而在周边的十里八乡落得个“庄稼地出身的庄稼人连个庄稼都种不好了”的笑柄。

而强超之所以想要成立超强集约经营公司,并不完全是为了广大村民的脸面而已,他考虑的是除农家乐公司之外的另外一种以田地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作为公司持续发展的又一支撑。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则是长期以来,滨江村的广大村民们一直靠着“农家乐”在维持着自己的主要生计,偷空种个庄稼实属无奈之举啊。一个庄稼人难道让种了一辈子的田地就这么空着?其实照目前这样子的,可能庄稼种了也没什么收获的,因为广大村民们的主要心思还是在农家乐公司上,也就是说,目前滨江村的经济还是靠着农家乐公司这一条腿在走路的,万一农家乐公司经营不善或国家政策有什么变动,岂不是让全村的人又回到了“解放前”?,所以“必须尽快再长一条腿,就像人一样,只有两条腿走路,才更稳当”一直是强超的心头大事;二则滨江村的老老少少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经常有人为了上一点农家乐公司的班“耽误”了自己的田地,到头来,班没上好、田地也没种好,两头失塌,岂不成了笑话?

想来想去,强超觉得唯一能够同时解决这两个难题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的法子就是想办法成立这么一个专门负责田地经营的公司来!

强超的这种“翻生”的念头很快就得到了包括村委会骨干在内的广大村民们的普遍认可,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之前已经为此吃过了不少的这种苦头啊,所以对强超的“提议”“感同身受”啊,所以成立这么个集约经营的公司的步子也迈得很快。

最终这个公司名字全称定格为“滨江市超强乡村集约经营有限公司”。

这可又是十里八乡没人干过的事哟!

多少年了,人们还沉浸在“打破大锅饭”的公认的叫好声中。而强超此举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让单干的人又重新集中到一起来吃“大锅饭”!

强超这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事实马上就给这个命题一个强有力的“肯定”答案:时代变了,应对的方法也得跟着改变。之前认为对的事情或使用的法子,现在可能已经不对了或已经不适用了。

所以,自注册成立之日起,超强集约经营有限公司就“火力全开”、“三箭齐发”:

一“箭”是内务组。

在“墙头草”的带领下,通过征得公司领导们同意后大手笔购置了原来只是在电视里才能偶得一见的大型农机,然后进行安装、调试和操作人员的培训。

小组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赶在春耕播种前“厉兵秣马”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至于要种什么东西,那当然还得看计划财务组下达什么指令下来了。

二“箭”是外联组。

因其工作内容“包罗万象”且与瞬息万变的购销市场对接,从而最具挑战性。负责外联组的全村公认的“能说会道”的农家乐公司市场营销经理王安石。他对组内成员的要求极高,为达到他拟定“个个能够走得出去、谈得业务、懂得市场、拉得关系”的目标,他找来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实际经理来自编培训教材,然后再给成员们没日没夜地进行培训。同时有言在先:所有人只有经过培训考核合格了,才能正式上岗。

而作为组长,王安石十分清晰地将本组的首当其冲的任务定在了市场渠道这一命脉上!按他的话说就是:我们必须先要摸清市场销售的渠道在哪,然后才能进行“对症下药”,做针对性攻关,并最终占领和控制销售渠道。

三“箭”当然就是计划财务组了。

作为整个公司的灵魂,其核心地位就不言而喻了。因此,表面上是强浩在全权负责,实际上少不了哥哥也是公司的掌门人强超的“鼎力相助”。因为这个组太重要了,容不得半点马虎和错误,否则很可能导致全公司“一招不慎,全盘皆输”的局面。正因为整个公司的一切指令都将从这里发出,“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没有重量级人物的“坐镇”,没有深思熟虑的总体规划,公司的内外都是玩不转的。

而相对于计划而言,财务只是规范的东西,计划则无范本可参照,完全得凭着做计划的人对市场的规律了解和预判所作出的选择。所以,第一次做出来的计划,尽管还是粗线条的,却是凝聚着滨江村包括村委会领导班子、调解委员会成员和集约经营公司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力量。

当然,在制订计划过程中,各成员的意见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所以内部的“各抒己见”甚至“各执一词”也是家常便饭的事。比如说地里是否种植传统的花生、棉花?田里是否种植传统的水稻?还是引进一些大蒜、生姜等经济作物?市场到底能够接纳多少?都是一个个让人问不到底的课题。

最终,集约经营公司通过集体表决然后又采取了折中的意见,即既保留传统的花生、棉花、水稻等,也主张引进大蒜、生姜等经济作物,等到第一拔计划落实后,由交由执行计划的内务组和外联组到市场上去来检验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计划和目标定下来了,公司两大核心的农机设备和操作它的人手也陆续配齐了,各岗位的工作人员也差不多各就各位了,一场祖祖辈辈们一直从中国大地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始沿袭至今的由“个体单干”的“人力加牛力”的“半手工半机械”农作方式马上就要正式演变成了集体式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了!

农机设备破土动工的首日,风和日丽,滨江村强超乡村集约经营有限公司举行了盛大的开工仪式!吸引了包括本村在内的周边十里八乡里的农村的朋友们过来看热闹。

但见地头上六台崭新的大型耕挖机披红挂绿一字排开,白花花的曲形刀片在煦暖的太阳照射下光芒四射!六挂十万大红地毯鞭炮长蛇一样盘旋在耕地挖机机头与机尾连接处,机台操作手个个身着清一色的公司标准制服整齐地站在机头上,显然格外精神抖擞。

强超领着村里各级领导班子正从农家乐会议室踩着时间点踏步而来。而村委员会的秘书也拿着刚买回的无比先进的单反摄影机忙着从各个角度抓拍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强总他们快来了,大家听我的口令,准备好,预备—一二三,鸣鞭!司机们同时一起点火发动!”负责现场的总指挥“强头草”一看强总带着大队人马“掩杀”而来,不禁兴奋地发出了启动的最终指令。

只听得“墙头草”的话声刚落,已经拆开的长长的大红地毯立马变成了一条条欢蹦乱跳火星四射的火龙!而六台崭新的耕挖机也几乎同时发出了山摇地动的低吼!顿时六道黑烟也随即直冲云霄!

一时间好不热闹:鞭炮声、机器声声声震耳欲聋,火药味、机油味味味沁人肺腑!

在鞭炮尚未燃尽的时候,一台台耕挖农机便迫不及待地扭动着笨拙的身躯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向一片片黑色的沃土直扑过去,身后顿时留下一片片黑色的波浪!

“好!”强超停止了脚步,站在耕挖农机正前方向,一看到这样的场景也是由衷地高兴,所以情不自禁地拍掌叫好!

现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正好接上了渐近尾声的鞭炮声和渐行渐远的机器声。

作为新成立的集约经营公司的“三军统帅”的强浩、“墙头草”、王安石纷纷挤过来与他们的“总指挥”强超以及其他的村干部、领导们一一热情地握手言欢。

“集约经营公司的命运从现在开始,就掌握在你们三个人的手上了!你们三位领军人物都是我们滨江村村民通过民主选主选出来的,你们肩负着全村两千多人的殷切希望。我们希望也相信,你们三位组长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互协作齐头并进,化工作压力为行动动力,为我们滨江村尽快长出第二腿、尽快实现两条腿同时走路展示你们的才华作出你们的贡献!你们三位组长的作用和价值也就体现在这里!希望在你们三位组长的带领下,我们滨江村‘两条腿走路’的目标尽快达成!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成!”强超把三个部门经理的手拢在一起,然后动情地朗声说道。

“好!”“三军统帅”异口同声地击掌叫好!

现场更是一片“山呼海啸”。

。。。。。。

似乎美好的一切就此向超强集约经营公司招手来了!

没错,接下来的一切正有条不紊地按照“总指挥”强朝既定目标和方向一步步推进一步步靠拢,各项基础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甚至出现了不少的美好“交集”。

当然,由此产生的相互促进和矛盾摩擦也是时有发生的。但总的来讲,还是没有偏离公司之前既定的发展轨道,一切的一切都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

然而三个月后的一份实名举报信几乎毁掉了村民们关于这些美好的记忆!

原来举报信是超强集约经营公司的核心三人之一的王安石经理实名写给强超的,而举报的人却也是超强集约经营公司核心三人之一的内务组的组长“墙头草”。

信上“言之凿凿”地列举了“墙头草”的两大罪状:一是未按公司计划规定的相当面积来种植经济作物,导致市场销售经济效益降低;二是私自在稻田里养殖鱼、虾等,并直接越级将此销售任务口头下达给外联组的成员。

强超看完投诉信后,马上召集了除超强集约经营公司的核心三人以外的包括村委会干部以及农家乐的干部到农家乐会议室进行“闭门研讨”。

参加会议的人等强超说明情况后,现场马上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持反对意见的,热情赞扬王安石的同时,狠狠地批评了“墙头草”的“不服从领导”、“不务正业”的随心所欲的个人作风;另一派则是持赞同意见的,在不否认王安石做法的同时,“严肃”地指出“墙头草”的做法虽然工作方式不一定是对头的,但工作内容和出发点却是按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的结果,是对强浩把持的计划组下达的计划的有益的调节,至于为什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了需要实际查证,但稻田中养鱼、虾等肯定不是“不务正业”,反而能够大大地增加单产农田的收入。

两派意见“泾渭分明”也“互不相让”,一时竟让强超难下决断。

(二百一十一)

突然其来的投诉让集约经营公司的掌门人强超始料不及,但他并没有以个人的感情为转移,而是冷静地对投诉的内容分析考虑再三,觉得其中疑点重重,临了只好托辞道:

“既然如此,那就只好把它先放一放,过几天我们搞清楚了问题的真相再来下结论不迟啊。但是今天参加会议的人都是公司的重量级人物,会后一定要做好两件事:一是不要把今天会上我们讨论的事情和信息散布出去,就是自己的老婆老娘打听也不能透漏半点风声,二是不要把个人的主观意见强加到别人头上甚至渗透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因为事实真相尚不明朗,公司也还没有作出最终的决断。这个时候无论怎样的传言可能都会与最终的事实真相不完全吻合,甚至会伤害到一些无辜的人。”

众人纷纷点头会意而去。

其实,强超用的是“缓兵之计”,目的就是为及时查清真相给一个缓冲的时间。

如果单凭一时的“意气用事”,很有可能会让一时的假象蒙蔽了自己或他人的双眼的;说得严重一点,就可能是使“亲者恨、仇者快”地“铸成大错”啊!

当然,尽管谁都知道当事人之一的“墙头草”是他强超的发小,而举报人却是一个外来的部门经理,但这对于从来就是公私分明的强超来说并没有形成什么“障碍”的。

等大队人马走后,强超马上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迅速召回了与事无关的另外几个“心腹”之人王龙水、阿娇婶和弟弟强浩三人。

“我觉得这个王安石这个举报,看起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把大家伙支开,就是要你们三人来秘密地组成一个临时调查小组,(面对王龙水)这个小组的组长就由王龙水你来担任吧。你们这个临时调查小组近期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怎么查清王安石举报的事实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或明或暗地调查这事。明的呢,你们今天下午就先到田间地头去核实一下‘强头草’的事;暗的呢,要悄悄地沿着王安石提供的销售渠道‘顺藤摸瓜’地去排查一下,也算是对市场环节方面的一个调查吧。但暗地里的工作一定要低调、保密,千万不能惊动了王安石和‘墙头草’两个本人啊。‘墙头草’可能还好说点,我跟他玩到大的,就算临时受点冤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个王经理呢,不说他是外地人才要防的,通过他来的这么长时间,我也仔细观察过,我觉得他这个人还是相当精明的,而且目前肯定对我们这些人的态度也很敏感,我们做的事就千万不要让他明显地感觉到我们在怀疑他似的。当然我们这样做,也不是乱搞平衡关系,既查‘墙头草’又查王安石的。没有搞清楚事实真相就胡乱怀疑一个人,会伤了更多人的心的!而尽快搞清楚这一事实真相才是我们特别是你们三人小组唯一的出路和最终的目的。就算王安石和‘墙头草’俩人知道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如果他们心里没鬼,肯定也能理解我们的做法的。”强超把三人拉到一个角落,低声地“吩咐”道。

王龙水、阿娇婶、强浩三人“心领神会”,默不作声地不住点头,然后鱼贯而出。

第二天,就在组长王龙水牵头的三人临时调查小组成员齐齐地出现在“墙头草”的地盘上的时候,“墙头草”远远地就笑着迎了上来,他非但没有一点要对突如其来的王龙水一行“兴师问罪”的意思,还笑嘻嘻地自我“报料”道:

“昨晚我们的耕挖机收获很大啊,在离105国道两公里左右的地里挖出了几罐白花花的银元。当班的司机原本想一人私吞的,刚好我被巡查时撞到。他提出与我平分,这事哪行?我读的书虽然不我,但法律常识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哟。我知道这东西是国家的,任何人私自侵占分分钟就是判刑的嘛!所以我当时就一口回绝了。我还跟他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工作呢,还好,这司机终于明白了事理,不但放弃了继续私吞这些银元,还把事先藏在身上的一小部分银元也交了出来。我正想到强总那儿去汇报呢,不想你们就来了,好了,这样就省事多了。王经理,有时间你们几个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我来的时候已经在现场另外已经安排了几个保安轮值的,不晓得这会儿情况怎么样了呢。”

“哟,‘墙头草’你的地盘居然还能挖出宝来了?哎呀,那真是风水宝地啊!听你小子这么说,那你的觉悟性还不低的嘛!不过,这么多年了,那好东西怎么就没有人发现呢?‘墙头草’,你不会是戏弄我们几个的吧?不瞒你说,我们几个今天可是要复核一下你这儿经济作物的亩数的哟。”王阿娇有点不太相信地调侃道。

“噢,好说好说,阿娇婶,你们复核一下也是应该的,只是这好东西怎么在我的地盘呢?我也一直纳闷着这事呢。哎,可能是以前没有使用大型机械深耕的缘故吧?要不这样,你们几个该丈量的丈量的,我直接打电话给强总看他说怎么办呢。说实在话,这事也是刚刚才发生的,白天还好控制场面,到了晚上就不好说了,所以最好白天就把它处理好,而且越早越好!哎呀,你们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呢,咱们村的人,外村的甚至过路的都可能有的,这场面真不好控制呀。”“墙头草”一本正经地回应道,一点儿也不像开玩笑的样子。说完,还真的掏出手机拨打起来。

王龙水、强浩、王阿娇三人见“墙头草”开始向强总“汇报”了,也就顾不得那么多,紧走几步,拉尺的拉尺,记录的记录,开始忙起来了。

一会儿工夫,强超就带着两个大块头的保安出现在了“墙头草”的面前。

“墙头草”随便寒喧两句,就挥手向王龙水等三人告别,然后径直领着强超等人直奔挖出银元的地方而去。

还没到目的地,强超就远远地看到已经有不少的“吃瓜群众”在围观着推搡着。

被“墙头草”安排在现场的两名保安正吃力地推开了越挤越紧的围观人群,一看自己的头儿“墙头草”真带人过来了,马上兴奋地大声叫喊:

“你们大家没事都给我让开点,我们公司的大领导来了!让开让开!”

保安的这一招还挺管用,围观人群迅速散开来,纷纷反转头朝来人的方向望去。

其实,对于土地里挖出银元的事怎么处理,强超也是没有经验的,尽管村里目前还不缺那几个钱。所以一路走来,强超的电话也是打个不停,最终还是从老同学强卫兵的嘴里“套”出最为“靠谱”的办法,那就是直接通知市文物管理局到现场来“勘查”。

所以,一到现场,强超粗略地巡视了一圈,就把电话拨到了市文物管理局。

市文物管理局的电话很快就接通了,而且巧的是,王局长本人正好也在电话旁边,所以他就亲自“兴奋”地给出了强超想要的“答案”。

所以强超通完电话,就对现场的围观群众大声说道:

“各位本村、邻村的大朋友小朋友们,你们出于好奇来这儿看一下的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这里面的东西都是国家的,也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我刚才打电话就是向市文物管理局汇报情况的,一会儿包括市文物管理局在内的市里多个部门均会派出人员前来查看的。你们也不要心存侥幸,想在现场拣一两个物件什么的。不要说我们现场有四个保安,就算没有,你们拣回去了,一旦被查出来,那可也是要判刑的哟!”

强超的话一字一顿,声音不大,但威慑力却不小。

围观的群众闻讯迅速地散开,他(她)虽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地退回到105国道。

大约过了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就看见两辆皮卡车从105国道飞奔而来,而车身上大红的隶书体“滨江市文物管理局”的字样显得特别醒目。

车子还没停稳,便跳下来操着“家伙”的背着行囊的几个紫铜脸色的中年人。他们看了强超几个一眼,还没打招呼就不由分说地各自找好有利位置,查看起来。

这群人中,唯一下了车后就站着没移位的是一位一头银发、戴着墨镜的老人。但他好像也不愿闲着,环顾了现场一圈后,就大声地叫道:

“哪位是刚打电话报料的超强集约经营公司的强总?”

强超一看说话的老人就差不多猜出他的身份了,不是王局长本人至少也是个重量级的领导!于是笑着“哎”的一声,就伸出双手迎了上去,紧紧地握着老人手。

“强总,我是文管局的老王,这是我的工作证(边说边用手一指胸前的牌子)。你们超强公司这样做是对的!地上挖出银元从法律的角度讲都是国家的,一定不能私自拿走。我们工作人员会继续在现场勘测的,说不定这附近还有更大的发现呢。不过,在这里,我先代表市文管局对你们超强公司全体同仁发现这些文物并及时报告给我们表示深深的感谢!这些东西一旦流入个人手中,那就麻烦了。”王局长神情自若,不怒自威。临了却向强超一低头,算是鞠了一躬。

“王局长,使不得使不得,这是我们超强公司应该做的。现场是这位帅哥(一指笑容可掬的‘墙头草’)和他的司机发现的,他们俩当时正在用机器耕着地呢。我们超强集约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公司特别注重员工的素质培养,员工平时都要经常培训的,所以对这些国有文物如何处理还是知道一点点的。他们俩觉悟性还是比较高的,现场分文未取,马上就报到我这里来了,我呢也不敢大意,立马就把电话打到王局长您那里去了。没想到这么快就直接劳动了您的大驾啊!不过,这下您王局长带队来了我们就放心了,公家出面了,也断了外面人想偷盗的念头了!您不知道刚才多少人都围在这里的哟,现场差点失控了。王局长,现场的一切我们就交给您了。”强超一把扶住王局长的身子,生怕他这么大年纪弯下腰就起不来了,嘴里却是忙不迭地“套近乎”。

“强总,噢,我想起来了!你们强超公司就是之前在电视上报道过的农家乐公司的嘛啊,之前还上了滨江日报的头条新闻呢,!强超集约公司不错啊,我看你们的员工一个个都是识大体的,我代表市文管局再谢下你们几个啊,你们集约公司这种行为我会报上级部门和领导=,争取给予一定的嘉奖的。不过,对于你们公司现场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工费什么的,我们也会视具体情况申请上级给予一定的补偿的。”王局长边说边不住地点着头,微风拂起他的银发,显得更加沧桑和国家威严的神圣不可侵犯。

“王局长,嘉奖就不要了吧?其实我们滨江超强乡村集约公司这边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损失啊。这样,王局长,您和您你的人先忙着,我临时还有点其他的事要去处理,就不多陪您了。(面朝‘墙头草’)现场我就全部交给我的强经理和四位保安大哥了,王局长,如果您觉得现场维持秩序的人手不够,或有什么其他的事可以打电话给我,这是我的电话。”强超边客套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王局长。

(二百十一二)

王局长顺手边接过名片,边和颜悦色地笑着回应道:

“强总,不是我硬要给你戴高帽子啊,你们公司员工的觉悟就是要比一般公司的要高些嘛!这要是放在一般的公司恐怕早就疯抢得乱了套了吧?哈哈哈。不过,我们上面也是有规定的,我看我们还是按国家的政策来走比较好,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要不然,以后遇到这种事,谁还有积极性向上报告啊?强总,我知道你是个大忙人,又是农家乐的又是集约经营的,肯定事多得不得了,那你就先忙去吧,我看现场有你的几个保安兄弟配合一下就可以了,回头工钱的事你们还是书面打个报告报到我们局里来,我们内部也要走党委会讨论这个流程的呀,这是上面规定的政策,不是你我俩人之间的私事,也不是你我之间的客气就能了事的,否则别人还怀疑我们之间有什么猫腻呢?!好吧,既然你强总有事要去处理,我也就不耽误你了。强总,我知道你这个老总平时一般都会很忙的,没事,你忙你的去吧,回头有时间我们再在一起坐坐!”

王局长说出一堆的理由,临了还一推强超,那意思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强超笑着边回头边向王局长作揖,然后向“墙头草”一挥手,就径直往公司赶去。

“墙头草”一点头就“心领神会”地跟着强超肩并肩走了。

“‘墙头草’,我问你件事哟,你是不是对这几天村委会和集约公司的做法有点想法啊?”强超边走边笑着试探向身边的“墙头草”问道。

“村委会和集约公司的做法?噢,你是说王龙水、强浩哥还有阿娇婶他(她)们啊?应该的应该的,是要好好地搞清楚一下我们公司实际的种植面积啊。强总,你这么一说,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来,就是前段时间我们小组在耕种的时候,看到有些地的位置太低,容易积水,我们小组一直没打报告,就索性‘自作主张’地把它‘灵活’地钩成了田了哟。啊?!我想起来了,后来有人跟我说那块地的土少了,我当时还反映过来呢!问题很可能就出在这里,田地的总数没有变,只不过我们小组可能把有些地变成了田罢了。”“墙头草”就是向来大而化之的性格,言语中突然醒悟出一个之前自己也没有搞清的“道理”来。哎,难怪听说有人投诉他种地的经济作物面积会减少了不少的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