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手握大杀器,缘何不反?111(1 / 2)

反观大唐。

吐蕃、突厥、高句丽,还有那些西南方向经常出现的叛乱,统统都要处理。

大唐的战线那么漫长,长此以往,在和吐蕃的征战当中,当然要吃亏。

现在还是李治当政的时期,吐蕃对大唐还只能停留在边境袭扰的程度,无法大举入寇。

等到了阿武的年代,什么吐蕃,什么突厥,就全都不把大唐放在眼里了!

武周?

那算是个什么东西?

这些部落的汉子,对于武媚娘这种换皮操作,自然是无法理解的。

在他们眼里,强盛的大唐确实是心之向往,虽然也想往大唐的身上揩点油水,但却不敢太过分了。

可你武周是什么鬼?

你已经不是大唐,但在他们的眼中,这片土地就代表了大唐,这不是武媚娘个人宣称改朝换代就可以改变的。

一个内乱的大唐,孱弱的大唐,怎能不让环伺的群狼眼红呢?

他们迅速武装自己,趁着女主当政,大唐武德不丰,迅速侵占了大唐的边镇。

以至于大唐几十年的功业几乎是一夜之间就丧失殆尽,这些都是后话,而目前看来,吐蕃仍然是大唐的肘腋之患。

既然当了这李唐的太子,这种时候,也确实不能袖手旁观。

对于李治把太子推向战场这件事,李贤实际上并不反感,在他看来,尤其是在这个遥远的中古时代,想要统领一个帝国,就要亲自站到战场上,冲锋陷阵才行!

承平时代的天子,当然是幸运的,也不可否认其中也有人才,把本职工作做得很好的。

比如,李贤的亲爹李治,就是这样一位皇帝。

但是呢,一味的囿于宫廷,即便是走出皇城也只不过是在各地游玩,这样的皇帝是不可能对帝国的根基究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维护一个强盛帝国需要付出什么,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知创业艰难,才知,守业更难。

想到即将踏上那未知的领域,李贤还挺兴奋的。

唯一的遗憾大概是,虽然他手握火药的配方,但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就做出成品。

都怪李治要求的太急,而李贤之前也太过散漫了,他一心作死,也没有什么心情去思考其他的事。

当初,把那个火药的秘方交给房芙蓉,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事实上,配比是摆在那里的,但是想要把理想的数字变成实际的成品,其中需要跨越的困难,还有很多很多。

如果李贤真的像他计划当中那样,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成功作死的话,留下这么一个干巴巴的秘方,那些唐人还真的就不一定能制出火药来。

至于用于作战的火炮、火枪,就更不用说了。

可能根本就不会有人尝试。

真真是枉费了太子殿下穿越千年的一片心意啊!

看来,这个宝贝若是想搞起来,还是要靠太子自己。

说的夸张点,即便是最普通的黑火药,放到李贤这个具备现代科学思维的普通人手里,尝试个百十来回都不一定能成功呢!

但战争却一触即发,看来,这一次无论如何也是不赶趟了。

要想把吐蕃人赶走,只能从战术战略上下功夫了。 不过,火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