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星火终将覆盖大地261(1 / 2)

白玉京怪谈的爆火,同时也带火了另外一本作品。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这本书,张晟前段时间就已经从【福星高照】天赋中获取。

他派岛上的舒翱等人负责抄录、刊印,整理成一册又一册,发放到学堂里。

供学堂师生浏览。

此时的黄县内,乡民们正在研究着一个新窑,他们围在一起,烧制着瓷器!

是瓷器,不是陶器。

真正的瓷器其实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未被普及。

如今黄县识字乡民对照着天工开物中篇第七卷里的瓷器烧制方式,进行了试验。

他们在得知瓷器比陶器更加精美之后,便着手开始烧制。

陶器和瓷器在后世经常以陶瓷并称,但是两者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一是烧制的温度不同,陶器的烧制温度在于800度到1100度之间。

而瓷器的烧制温度在于1200度到1400度之间。

二是两者烧制的材料不同。

通常情况下,黏土可以作为烧制陶器的材料,但瓷器一般需要高岭土。

三是陶器和瓷器的质地不同。

陶器相对来说较为粗糙一点,颜色黯淡带有杂色。

瓷器质地细密手感光滑,颜色相对鲜亮。

此外,两者的釉料和透明度也完全不一样。

黄县乡民们只知道天工开物这本书上介绍着的瓷器优于陶器的描述,这驱动着他们自发地研究和烧制瓷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第一批瓷器还真被他们给完整烧制出来了。

虽然还带着一丝丝的瑕疵,那是因为烧制条件过于简陋导致的。

但并不妨碍乡民们对瓷器的喜爱。

“真漂亮的瓶子呀,可以比肩玻璃瓶了!”

玻璃器械很早之前,就被仙师派人研制出来了。

现在乡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照着书本上的描述,把精美的瓷器烧制出来,自豪感满满!

黄县内顿时掀起了一股瓷器热。

境内大量的烧窑拔地而起,他们在窑子内外挥汗如土,烧制着一件又一件让自己满意的瓷器。

这些瓷器的出现,让黄县内的商贾嗅到了金钱的味道。

商贾不断徘徊于一个个窑口周边,花钱收取烧制出来的没有瑕疵的瓷器。

乡民们很乐意将自己烧制出来的精美瓷器卖个商贾,那些有颜色瑕疵的瓷器自己留着当盛具。

数日之后。

商贾们吆喝着自己商队里的伙计,带着一车车完美瓷器,从黄县出发,赶往各地。

“商业经济渐渐出现,也渐渐形成规模了。”

海岛上,张晟通过视野共享,看到黄县的一幕幕之后,内心欣喜。

手工业的发展,会促进商业经济的形成,从而转变到资本经济体系。

如今这种局面,在玻璃制品、白纸、成衣制品、瓷器的加持下,宛若雨后春笋般,不断拱出地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张晟笑了笑。

以前,黄县乡民不识字的时候,张晟都不知道将这批人培养起来,究竟需要多少时间?

如今,看着自己麾下的信徒一个个手捧着书本,在那夜以继日,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场景。

张晟欣慰至极。

当这股风潮从黄县席卷到全国的时候,该是怎样的盛况啊?

“他们很努力。”

返回